黄金冒险号--王储的风趣

王储查理斯在日志中记述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权移交典礼的感受,文采幽默而尖锐,指所谓主权移交大典,只是一场“核突的苏维埃式展览”(Awful Soviet - Style display),在一场“荒唐的噜之间”(During a ridiculous rigmarole),中国军队“鹅步”(Goose - step)而升起中国旗,而中国的高官,只是一群“可怕的旧蜡像”(appalling old waxworks)。

查理斯一向很风趣,私下对中国没有好感,这段文字很好笑,虽然对一个感情极为脆弱、自以为正在赢得全世界尊重的国家,自然是很大的羞辱,然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查理斯形容中国的英语风格很老派,像老演员占士美臣那个时代的黑白电影的对白。

Rigmarole这个字很深,既指一大套没完没了的官样文章,也指一大堆上气不接下气零碎的述,在查理斯为人刻薄,译为“繁文褥节”,未足传神,意思应该是“在一轮九唔搭八的闷噜之间”。

指中国军队的阵容是踏鹅步的苏维埃式的展览,其实也很恰当。当夜的“解放军”,应该是海军部队,穿一身湖水蓝色的戎服,戴圆帽,身上不是红布条就是金星,托炮,慢镜头一样机械式地缓缓操出来,像一排上了簧链,渐渐簧链正在慢下来的玩具,视觉效果相当诡秘。

Awful一字,没有“可怕”那么严重,广东话的“核突”最为传神。至于苏维埃风格,查理斯也没说错,中共本来就是苏维埃的后裔,中国的前身,叫做“中华苏维埃政府”,查理斯很客观嘛。

江泽民等中国高官像一群“旧蜡像”,也快人快语,富有巴金“说真话”的美德,形容得相当的准确。英国人是造蜡像的专家,如果去过山顶的杜莎夫人蜡像院,就会发觉在众多中国名人之中,造得最生动、最神似的一具,就是中国的这位英语流利的前国家主席。一来蜡这种原料,特别能展现许多中国人那张不可参悟(Inscrutable)的扑克脸孔,而且李先念、陈云、杨尚昆一类中国老革命,七老八十的端坐在主席台上,人人面前一只茶杯,鼓掌的步伐一致,脸上的僵木表情非哭非笑,都是一样的一座座泥菩萨。查理斯虽然不是甚么汉学家,对于中国的观察,原来有深厚的功力。

王储的这段日志,原来在英国政要如贝理雅和马卓安中间流传,一定把英国人笑死。不过笑归笑,胡锦涛访问伦敦,英国人还是可以一脸诚恳,附首恭听:是是是,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一个辉煌的中华世纪……然后哄中国人掏腰包付钱买英国货,就像查理斯笑嘻嘻地与江泽民握手。他们是最好的演员。

凌锋/推荐

本文留言

作者苹果日报/陶杰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