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奢侈品销售额近115亿美元 希望工程一半基金却来自跨国公司

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涂猛日前透露,希望工程基金一半以上是由跨国公司捐赠的,并且,跨国公司的捐赠呈增长趋势,成了希望工程基金的主要来源。(9月 26日《中国青年报》)希望工程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托起明天的太阳”。然而,目前对托起“明天的太阳”贡献最大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外人”。这实在让人难以面对。

据潇湘晨报报道,2004年,捐赠数额较大的前5家跨国公司捐赠金额占到了56%,如果全年捐赠总额按3亿元计算的话,这5家跨国公司平均捐赠超过3000万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我们应当为这些跨国公司为中国的希望工程事业做出的贡献而感动。我们应当公布这些跨国公司的名字,而不应该让他们当“无名英雄”。这剩下的1.5亿元,如果按我国人口摊下来,人均仅仅一毛钱啊,我们难道不应该为此感到汗颜和羞愧吗?

据统计, 2003年美国人捐赠2410亿美元给慈善公益机构,人均善款460美元(合人民币3818元),占当年人均GDP的2.17%。而我国2002年人均捐款0.92元人民币,占当年人均GDP的0.012%。是的,相比美国的人均财富,我们差距是非常大。但是拿2002年我国人均捐款0.92元和2003 年美国人均捐款3818元相比呢?只相当于人家的万分之2.4啊。从百分之二到万分之二,中间有近一百倍的差距。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我们既不富且不捐。

目前中国有亿万富翁1000多人,百万富翁近千万人,而这富有的20%的家庭则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最新一份研究报告预测,2005年至2008 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年增长率将达20%;2015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将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由此可见,我国并不缺富人,缺的只是回报社会之心。

无论如何,希望工程一半基金来自跨国公司这一事实,实在令人尴尬。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