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外语学院被指招生“性别歧视”

北京大学的外国语学院在招收新生入学时被指性别歧视。

BBC引述中国媒体报道说,北大外国语学院过往女性占了学生数的80%,学院为了拉近男女学生的比例,因此在收生时降低收取男生的入学资格。媒体引述不具名的学院职员说,来到北大外国语学院,就似置身于“选美会”中。校方表示,希望把女生入学的比例,由过往占80%降到70%,为了让男女生的比例平衡一点。

据报,在2005年结束的高考,就有一位女生虽然考得高分,却未能如愿进入北大外国语学院,最后发现比她考分低的男生却被北大录取了。该女生的母亲说:“这是明目张胆的性别歧视!如果提前知道的话,肯定不让女儿报北大!”

据报道,北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曙雄表示,该院录取新生时男女生不同分的做法,仅限于北京地区部分外语专业。尽管如此,今年已录取的考生中,女生比例仍高达70%,而男生比例则不到30%。他解释说,男女生比例失调会带来诸多问题。第一,他教的班有15名学生,其中男生只有两名。班级内气氛单调、缺乏阳刚之气,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单位普遍欢迎男生,女生招得太多,以后就业有问题。第三,外国语学院男生一直很少,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培养。

不过,国家教育部表示,“男女平等、保护学生利益”是高考招生录取的基本原则。但各学校针对不同情况制定招生政策,并不需要经过教育部批准。有批评指出,照这样的逻辑推理,是不是高校每个专业都要用男女生分别录取的方式来平衡男女生比例失调的问题呢?那高考的公平与公正何在?

难怪在不久前,中国国务院发表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中也指出:“在中国,全面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任重道远。”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