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中国商人:我每个房间都有枪

巴格达第一家道地中国餐馆的老板陈宪忠,在伊拉克生意场上还算是春风得意。然而,就在不到两周前,他的餐馆外发生了自杀性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面对恐怖威胁,是走是留,陈宪忠一时难以定夺,在如此动荡不安的局势下,中国商人所面对的两难境地恰恰折射出另一种矛盾与争扎。

阿拉伯世界闯出一片天

据北京青年报报导,出生东北吉林省,现年53岁的陈宪忠来自一个铁路职工家庭,就读北京大学的他没能念上热门的英语系,却出人意外的选择了阿拉伯语系。陈宪忠说:“当时只有15个学生学习阿拉伯语。”

第一次波湾战争后,1999年起,陈宪忠来到伊拉克,2001年开始下海经商,小到奶粉大到反坦克导弹都是他在中东地区销售的商品。他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三天离开伊拉克,两周以后,巴格达全线崩溃。在时局混乱之际陈宪忠却幸运的收到了全部的货款。

此后,陈宪忠抓住了战后的有利商机,巴格达主要购物区萨杜恩大街创建了中国城,销售价格便宜的中国商品。紧接着,他在伊拉克国家大剧院附近开办了中国餐馆,餐馆内设有皇帝专用的高背椅和中国宴会时使用的圆形餐桌。2004年,他又相继在商业城建了一家小型连锁餐馆和一家小酒店。

这时,其他一些胆大的中国人也从约旦来到巴格达,在相对比较安全的巴格达“绿区”,陈宪忠和这些中国人开办了一家餐馆。随着多家中国餐馆的生意渐入佳境,陈宪忠也在伊拉克商场上闯出了一片天。

开车买菜险遭绑架

2004年,一批在伊拉克工作的中国工人被绑架,面临被砍头的危险。虽然最终获得了释放,但陈宪忠的4名厨师中还是有2名因为害怕返回了中国。

2005 年3月,陈宪忠驾驶宾士车前往菜市场途中,一辆破旧的大众轿车突然挡住了去路。三名男子跳下车,手里拿着枪,强行把他按到后座上。陈宪忠大喊:“钱、车都给你们。”但这帮歹徒要的是人不是车。他奋力反抗,脑袋被枪托狠狠地击中,鲜血直流。所幸的是,附近的居民都认识他,一些店主拿着枪走出店铺向歹徒开火。歹徒们跳上车跑掉了。整个袭击过程中,陈宪忠足足被拖出了12码。

恐怖威胁下度日 每个房间都有枪

在医院呆了两天后,他返回中国接受治疗,休息了整整一个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5月份他又回到了巴格达。现在,没有全副武装的警卫保护,他绝不自己出门。

就在袭击事件发生几周后,他的一名中国雇员在给工人送工资的途中遭遇歹徒,汽车和5万美元现金被抢走。

7月30日,伊拉克国家大剧院附近又发生了自杀性爆炸事件。餐馆的玻璃被巨大的爆炸震碎,大部分天花板也被震了下来,幸好当时餐馆内没有人。

陈宪忠说:“我很害怕那些疯狂的人。”随后他关闭了饭馆和酒店。在伊拉克的陈宪忠没有任何保障,全得靠自己。他说,他的每个房间里都有枪,其中一把AK- 47放在桌子底下,另一支柯尔特式45口径左轮手枪放在桌子的抽屉里。他打开柯尔特式手枪的枪膛后说,这里已经没有安全可言。

留与不留 难下决择

之后,他决定搬到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居住区,相较之下,那里更安全一点。由于通往库尔德人居住区的道路充满了危险,货物只好先留下来。每天夜里,他与厨师和其他四名中国工人在楼顶上看管着货物,另外一些伊拉克警卫彻夜在楼下监视。

在这个国度里陈宪忠第一次赚到了美元,而后更闯下了一片天,但在这异国乱世他却必须在恐怖威胁下度日,这令陈宪忠在留与不留的决择下左右为难,他说,我是要离开伊拉克,但是不能就这样放弃我的一切!这番话正是他此时矛盾心态真实写照。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