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湾爆类鼻疽 6人病亡

〔本报自由时报记者钟丽华、蔡佳蓉、洪臣宏╱综合报导〕台湾南部二仁溪沿岸高雄及台南四县市爆发罕见的类鼻疽,而这也是台湾首宗的类鼻疽聚集感染事件,目前已知有十六人发病,其中六人已死亡。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初步调查研判,可能是日前海棠台风之后南部降豪大雨,将土壤中的病菌冲刷出来,造成接触到的民众感染。

疾管局呼吁住在二仁溪附近居民,若有发烧等症状者,务必迅速就医,并告诉医师自己的居住地区,而医师看诊时也应先研判是否有感染此病的可能,若有怀疑应立即以抗生素治疗,并采检送验。
感染症不会人传人

疾管局防疫组长吴炳辉强调,这种疾病只是“感染症”,并非“传染病”,更非“法定传染病”,不会人传人,也不会人与动物传染,而是人接触到环境中的病菌才被感染,民众不必过度恐慌,如果能够及早发现立即就医,并用抗生素治疗,即可痊愈;不过,一旦延误就医,致死率就高达三到四成。

行政院长谢长廷昨天也强调,该病不属法定传染病,目前卫生署已通令全台医院要好好诊治病患,疫情应该不会扩大。

吴炳辉表示,从本月11日至29日为止,共有十六人的检体检出阳性,确定遭到感染,其中高雄县九例最多,分别为茄萣乡七例、湖内乡、燕巢乡各一例;台南市南区四例;高雄市小港、苓雅区各一例;台南县仁德乡一例。

六例死亡病例分别为台南县市各一例、高雄小港一例、高县茄萣三例。

目前还有二人住在加护病房,另八人在普通病房,住在台南市立医院、义守大学附设医院与国军高雄总医院、高雄长庚医院。

吴炳辉说,病患年龄分布在三十四岁到七十八岁之间,都有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至于致死的原因主要是感染后引发败血症。

他说,除高雄市两例外,其他十四人都住在二仁溪流域,明显有地缘关系。
皮肤有伤口易感染

吴炳辉解释,类鼻疽系由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造成的临床感染症,此菌在土壤、水池及积水环境中存在,因此研判是南部豪大雨过后,将原本存在土壤的病菌冲刷出来,如民众皮肤有伤口或免疫力差者,更容易感染。

他说明,一般而言,此一病菌除感染人外,马、羊、猪等动物也会遭感染,但不会人传人,人与动物也不会相互传染,主要还是环境感染,因此类鼻疽只是单纯的“感染症”,并非“传染病”更非“法定传染病”。

其流行地域为东南亚地区及澳洲北部的热带地域,疾管局从八十九年即将此病纳入监测,八十九年通报病例一例、九十年十五例、九十一年九例、九十二年五例,去年为十三例,其中一例便是陆军官校学生,该名学生因此死亡,但过去都是散发个案,这次聚集感染,国内还是第一次出现。

去年曾接受疾管局委讬,审议陆官颜姓学生感染类鼻疽致死案的高雄长庚儿童医院内科部主任黄高彬指出,类鼻疽杆菌毒性并不强,但会对免疫力低或慢性病患者,引发败血症或侵犯重要器官致死;他强调,常见的病患多为从事园艺、农夫或建筑工人等,最近从事相关工作时最好戴上手套、不要赤脚,切勿直接接触土壤及污水。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