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污怪象 污染越重环保部门越富

中国大陆黄河流域严重污染已不是短时间的事情了,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也因为严重的污染几乎全流域丧失使用功能,成了一条黑臭的“废河”。可是在黄河流域一些省区却出现层基治污怪象,污染企业“扎堆”的地方,环保部门衣食无忧;而在污染企业被大量关停的地方,环保人员却连工资都发不出。

关一家污染企业 少一块“费源”

据新华网报导,2003年以来,河南省卫辉市先后关停了16家造纸厂、27家石渣厂和2条水泥生产线。其结果是,环境污染减少了,“排污费”收入也跟着锐减。目前,卫辉市环保局全体职工已3个月没领到工资。

卫辉市环保局财务科一名科长表示,局里一年的运转费用大约需要120万元,县财政只拨付15万元,剩下空缺要靠收取“排污费”填补。今年上半年,局里不光工资发不出,还欠下不少外债。

市环保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说:每关停一家污染企业,我们就少了一块“费源”,我们现在只有千方百计寻找新“费源”。像饭店、美容美发厅这些以前很少涉足的地方,都成了收费目标,10块、8块不嫌少,能收来的都要。

河南省获嘉县也面临同样的窘境,环保局已5个月发不出工资了。山西省平陆县环保局共有40人,只有局长一人是行政编制,局里仅有一辆车,工作人员有时还得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去收“排污费”。

污染企业多 环保单位好创收

而在一些污染企业多的由于有了“排污费”这块收入,环保局成了创收余地大的“好单位”,许多人通过控制不严的“地方事业编制” 渠道往环保局里“挤”。河南省许多县环保局成了拥有上百职工的“超生局”。一些基层环保部门由此陷入“收钱养人、养人收钱”的怪圈。

陕县是河南工业较为发达的县,也是污染企业较多的县。去年陕县“排污费”共收入280万元。这个全县仅34万人的人口小县,环保局却有120多名职工。县环保局说,这些人员中许多并不是环保局需要的人,而是盯上了“排污费”这块“肥肉”,通过各种关系挤进来的。

结果人员“超生”还造成“人头费”挤占“办公费”,一些基层环保部门多年来无力添置检测设备,无法正常履行环保职能,卫辉市环保局监测站站长尹伟说:水质无机物污染原本应该检测30多项,可我们只能测18项,全站添置相应仪器设备的资金缺口达60万元。

地方领导:宁可呛死 不能饿死

山西省人大城建环保工委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增加了,但政府用于环保的投入却没有增加。为何会出现“财政不养环保”怪现象?山西省人大城建环保工委郭忠烈说,关键是一些地方的领导眼中,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花钱搞环保不如投资上项目,有的领导甚至提出“宁可呛死,不能饿死”的观点。在这种“发展观”下,环保部门往往是职能“弱化””、地位“矮化”。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