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台海两岸现阶段交流的一些变数
2005年4月开始,台湾在野党中国国民党开始登陆访问中国共产党,紧随其后的是在野党亲民党访问中国大陆,一时间台海两岸的冷状态突然升温,这让绝大多数人感到快到不可思议。访问大陆的台湾在野党领袖们,不仅受到中国政府的高规格礼遇,而且受到中国大陆民众自发的热烈欢迎。这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台海两岸最高规格的政治交流,也是国共两党近百年历史恩怨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虽然中国政府开始掌握台海两岸交流的一些主动权,但台海两岸由于现实问题,将可能再次因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而陷入僵局。中国国民党的历史在台湾继续发展,所以国民党的一些成员可能向大陆提出政治要求,例如要求中国大陆给予蒋介石先生以正确的历史定位,要求正视历史地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这些基本要求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大陆历史、文化、政治产生冲击,毕竟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中国大陆人受到的意识教育是妖魔化国民党及蒋介石,而台湾人所受到的意识教育是妖魔化共产党及毛泽东;两岸互相抹黑数十年后,两岸人民的对立情绪达到顶点,冷静、理智的相互交流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连战、宋楚瑜做为国民党、亲民党的领袖,已近退休之年,两党内的少壮派开始为接班做准备,如果二人恋栈不走,可能会引发新的矛盾和斗争;而二人退休后,如何保证接班人能秉承自己的旨意继续与大陆友善往来,这也是一个未确定因素;国民党前主席李登辉的言行,导致国民党由执政党变成在野党,而且四分五裂,这个教训会让亲历者连战、宋楚瑜充满警惕;但台湾政客日趋本土化意识,年轻一代大多考虑的是台湾人利益而非中国人的利益,所以谁成为两党接班人,都不太可能有过多的大陆情节,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民进党做为台湾的执政党,必须考虑全台湾人的利益,任何族群的政治意愿都不容忽视,面对在野党高调访问大陆,必然产生内部分歧,执政党暂时出现矛盾言论和动荡是必然现象,随着台海两岸政治交流的日趋发展,民进党将变得成熟而理智。陈水扁做为执政党领袖,提出一个关于“民主”的问题,这也是横在两岸统一问题上的大障碍;虽然中国大陆的人权状况越来越好,但和台湾的水平相差甚远,台湾人大多不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治,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生活在不同体制下的社会,中国大陆没有对台湾人产生向心力。这也是和平统一的难点所在。
中国大陆的民族主义极端势力,以及中国军方的少壮派,都主张武力统一台湾,台海战争不仅会打烂台湾,也会对中国大陆政治、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武力统一失败,将可能影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并可能造成中国内部的分裂。所以中国第三代领导班子“喊而不打”,就是没有万全的把握进行武力统一;而第四代领导班子上台后,一方面要安抚急燥不安的国内民族主义势力,另一方面又希望全心全意进行大陆的经济建设,这种矛盾迫使中国政府采取了更加灵活务实的柔性手法;但这种手法是否能解决台海两岸紧张的军事气氛,还要看台湾执政党民进党如何进行下一步动作,而笔者认为陈水扁没有和平统一的任何意愿。
中国大陆没有进行武力统一台湾,还因为考虑到美国军事介入的因素。美国在一系列局部战争中无可比拟的军事优势,以及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都不得不让中国政府考虑:美国介入台海战争给中国大陆带来的负面效应。台湾人民由于生活富裕,所以大多数人不愿意打仗,更希望维持台海间不战不和的现状;而中国大陆由于二十多年的经济建设,大多数人也希望有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来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如果由于美国的军事介入,而让台海间的战争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那么中国政府的压力要比台湾执政党的压力更大;即使中国大陆不进行武力统一战争,美国政府和军方的鹰派已开始遏制中国大陆的行动,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仍将没有变化,而变化的是对台湾人的经济拉拢,以及寻求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支持。
随着时间的流逝,台湾人将和中国大陆渐行渐远,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又将台湾和中国大陆联系在一起。在市场经济年代,经济规律远比政治诉求更有魅力,其经济影响不仅让台海战争很难爆发,而且会迫使美国、日本、东南亚国家关注台海危机,这将对台湾独立势力和大陆武统势力产生阻碍效应。如果台海两岸不断加大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那么大陆的民主、自由、人权将加速改善,而一个民主的大中国,不仅符合台海两岸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和发展趋势。
原载《议报》第197期(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