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华裔学生新版SAT考满分成媒体焦点

新版大学入学考试(SAT) 新增了一项25分钟的短文写作及难度更高的数学试题,于今年3月12日首次推行,并以满分2400取代满分1600的旧版评分标准。全球约30万名学生参加了考试,有107人获得满分,比率是两千八百分之一。纽约地区二华裔学生取得满分,他们是家住长岛的王元蓉(Jenny Wang),以及住在皇后区杰克森高地的成隆。

新闻日报(Newsday)报导,王元蓉今年16岁,比她的双胞胎姐姐王元莹(Connie Wang)晚出生12分钟,她们都是长岛华特梅尔维(Ward Melville) 高中11年级学生,但妹妹SAT考试多了10分。两姊妹的杰出表现使她们成为16日新闻日报长岛版的封面故事,随后多家媒体要求采访, 让王家忙个不停。

姐妹俩的父亲王先生于1981 年来美留学,现任职电信工程师,太太是化学家。王先生告诉媒体,姐妹俩平时学习都很自觉,也没有参加补习班,但做了很多练习题。姐妹俩成绩一直很好,但不是“书虫”,二人都是学校篮球校队的成员,也喜爱网球和田径。姐妹俩明年就要上大学了,都想读生物,姐姐想学神经生物学,妹妹志在遗传学。妹妹想上麻省理工大学,她觉得姐姐应该去哈佛大学,这样姐妹俩能够保持亲密的联系,但也不是靠得太近。

另一满分华裔生成隆就读史岱文森高中,他七岁随父母从福州移民至纽约。他表示得满分“出乎意料”,因为好几道题是猜的,却全猜对了,所以他觉得好运气。尽管如此,成隆在考前花了很多工夫来准备考试,他准备了许多参考书,模拟作文题目苦练,并且参加补习班系统地复习。他对经济学感兴趣,哈佛是其首选。

各界对新版SAT反应不同。维吉尼亚州维也那一家私教公司的总裁Ann Dolin指出,“我认为所有的变更是积极的,这将潜移默化地影响高中的教学,增加写作训练以达到测试的要求。相反,不利的是,孩子的写作会被引导到模式化的框架内,而缺乏创造的空间。让孩子写新的东西,将会通过新添写作标准来提高课程的质量。”

华人家庭重视教育是有传统的了,《三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教育的部份,比如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等。华人父母平时投入很多时间和金钱在子女的教育上,周末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强化班等等,这和西方社会对孩子“听之任之”完全不一样。不过教育专家建议,华人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把东西方的好的传统结合在一起。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