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时代正式结束了,北京挑选了长期为港英殖民政府服务的政务司长曾荫权接任特首(如果其后曾荫权治港成绩令北京满意,曾再获钦选为下届特首的机会十分高)。曾荫权和前政务司长、被中外人士誉为“香港的良心”的陈方安生一样,被香港的土共、左派贬为“港英余孽”,是长期斗争、排斥的对象,现在他们的“阶级敌人”竟然被中央政府委任为管治香港的第一把手,真是情何以堪斗争对象突然成为北京主子的“盟友”,土共们在政治、经济上的既得利益能否继续保留?以后是否要“变脸”?此乃回归后最大的“政治幽默”之一。
董建华公开向港人交待的辞职理由是健康不佳,主要是脚痛。董建华的“半途辞职”是被胡锦涛、曾庆红分别在不同场合公开训示其“查找不足”、“仍有不足”(曾庆红在外国对香港记者批评董建华今年的《施政报告》的用语)而引发的。被视为“失败的特首”而被中央“逼宫”,董建华以其“足”不足以长时间站立为理由而下台,真相如何,则留待港人去“查找”了。此乃回归后最大的“政治幽默”之二。
九七回归前,前中央领导人、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把香港回归后的管治问题作出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把香港比作用了很久的紫砂茶壶,如果新主人把茶壶内的旧茶渍洗擦干净,所泡出来的茶就失去了原来的香味,真是一语中的。香港经过八年董建华执政的折腾,元气大伤,现在中南海诸公是否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
(争鸣)
- 关键字搜索:
- 韦露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