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摩根斯坦利:中国再现经济过热

 2005-03-29 23:5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国经济在2004年似乎已经进入稳定减速的轨道,但在2005年初却显著加速。2005年前两个月的数字预示着中国工业生产再度升温,其炽热程度几乎接近一年前的水平,这是否预示着中国经济会再度过热?

 在西方国家看来,中国经济似乎在经过数年没有穷尽的增长之后,只有超常规增长才正常。但是不久前,中国2005年1月公布的工业产值数据表明,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长了8.9%;中国进口态势也是如此,1月份和2月份累计增长率平均仅为8.3%-与2004年全年36%的增幅相比,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除了这些数据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可以对中国经济加速增长的看法提出质疑:3月5日,温家宝总理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强调了继续坚持减速政策方针的必要性-与一年前首次谈到这一问题时相比更是大不一样。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真的如数据显示已经放缓了吗?

西方国家是完全从数量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注重的是中国的增长率),而在中国人看来,增长问题与其它两个重要目标(改革和稳定)相比,实际上处于次要位置,如果领导层最终非要在这两个目标中选择一个,那么稳定始终是压倒一切的。也就是说中国越来越注意从质量的角度来看待增长目标,质量不仅关系到收入差距,而且还关系到安全体系(即养老金和社会保障改革)、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及疾病预防、工人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经济过热所造成的紧张和压力对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去年,越来越多的瓶颈问题和工业原料价格的猛涨,使中国经济陷入了危险境地;今年,能源价格进一步攀升对经济造成了冲击。于是,过度增长对原料的需求与压倒一切的稳定问题出现了矛盾。除了要控制实际经济增长之外,金融体系也面临着新的与货币相关的压力:以美元计值的外汇储备比重过大成了越来越让人不安的问题。

这些理由让我一度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但是,与以上的表象相反,根据中国官方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工业生产增长在2005年最初两个月出现的是惊人的再加速势头。2005年1-2月份的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长了16.9%。这与1月份公布的工业产值增长8.9%相距甚远-原来这个数字是按日平均计算的,旨在剔除假期厂房停工的影响,而16.9%的数字表明中国经济在2005年初实际上是显著加速。

2004年,增幅之大是温家宝总理宣布中国经济过热的首要依据。为了替经济降温,政府出台了一连串的紧缩调控措施。随着产值增长慢慢放缓至2004年底的 14.4%,减速计划取得成效。从2005年初公布的进口与零售销售数据,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内需增长也初步出现放缓的迹象,久候多时的软着陆似乎已近在眼前。

但是,工业活动的再加速是一个大倒退,各种数据预示中国工业活动再度升温,其炽热程度几乎接近一年前的水平。而且今年的增长绝对不能简单地与去年的情况相比,因为它是在一年前经济已经开始过热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只会让中国的经济更加炙热。

所有这一切都进一步证明中国目前在改革道路上面临着重要的战略取舍问题。因此,控制增长的策略,即给仍然过热的中国经济降温应当被视为目前环境下越来越紧迫的目标。这也是温总理为何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重申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重要性的原因。一年前,紧随总理关注而来的是通过行政手段实施第一波的紧缩调控。而鉴于近期减速步伐放缓,预料将会出台更多的调控措施。

当然,对中国来说这一战略也不是没有风险,如果紧缩过度,经济增长可能就会出现意外。而如果放松调控,中国又有可能重新落入炙热汤锅,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是对目前中国来说,这种选择却无法回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