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能源局或升格至副部级

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或许将设立副部级的能源单位,这个单位将以发改委能源局作为基础,具体名称可能为能源委或能源协调小组。据悉,设立副部级能源单位的编制已由发改委能源局上报中编办,初步编制为六十人。

从去年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委员从各个层面传递中国需要建立部级能源部门的讯息,类似建议也一直在学界、商界得到反映。

二○○四年十一月底,温家宝总理在老挝会见当地华侨华人及中资机构代表时,有参加者问及能源部的相关问题,他回答说:中国将建立能源部长对话机制,不排除未来建立能源部。不过他马上又强调说:那是以后的事,但我们必须加强能源工作。这段对话立即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现有能源管理部门力量不足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经济师牛梨对本报表示,从去年出现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同时供需矛盾的紧张,也表现出机构设置上的不足。

“目前国家发改委下属的能源局人手不够,力量不足,光制定政策、规划都忙不过来,能源的国际合作几乎是在应付。”这位长期研究能源问题的专家指出。

从上述角度分析,成立一个副部级的能源管理单位是为必须之选,因为在与国家各部门协调关系,或以中国政府身份进行国际洽谈时,都不能没有一个部级或者副部级的能源部门,否则很难在政府层面顺利开展有关能源工作。

成立部级能源部门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众多业内人士均指出更高一级能源管理部门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同时有专家指出,把能源局升格为副部级单位比较可行,因为这无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且也不像新设部委那样需要经过全国人大的批准程序。

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代表处电力项目主管王万兴在公开场合曾表示,与中国相比,美国能源部规模达三千多人(包括各类实验室等,全国共一万五千人)。而仅美国的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就近一千七百人,这其中有近五百名律师,使得能源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驾轻就熟。

实际上,在能源部的建立问题上,中国已经走过一条历经曲折的道路。能源部在一九八八年曾亮相,当时是把能源领域的相关企业捆绑在一起成立了能源部。但这种政企合一的联合部门,只短暂存在了四年。

中国能源部的曲折规划路

二○○二年底和二○○三年初,逢政府换届之机,成立更高级别的能源管理部门的呼声渐起。但在二○○三年政府机构改革之后,并未出现能源部的身影,而是改以能源局的名字,纳入国家发改委管辖。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