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土交通省国际观光推进课长(日本国家旅游局局长)藤井直树接受亚洲报在线专访时指出,日本一方面以中国为主要国外旅客市场,另一方面外来游客的犯罪个案之中,中国大陆的游客占了一半,在开放日本与维持治安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是东京面对的一个挑战。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2003年的数字显示,到访日本的国家之中,以南韩人最多,有140万人次,占总外国访日游客的28%,其后依次为台湾、中国大陆、香港及美国。中国大陆访日的游客人次为45万人,占总外国访日游客的9%。藤井直树表示:“中国游客在日本的人均消费是1万美元,他们较为喜欢日本的高科技产品,中国人会先看看产品的标签,确定是“日本制造”的才会购买。”
虽然中国大陆的访日游客不多,但是,以人均消费为1万美元计算,每年已经为日本带来45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日本在未来会进一步开放予中国游客,那将会是一盘相当赚钱的生意,难怪日本政府也不得不一改其被指“保守”的国策。
将日本开放给外国游客,也不是一面倒叫好的,外国游客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令日本政府很伤脑筋。藤井直树坦言:“日本外来游客的犯罪个案之中,中国大陆的游客占了一半,民众对开放日本予中国人的反对声音也不少。我的职责是推动外国人来日本旅游,中国是我们未来主要的市场,但是,中国人确实在日本造成治安问题,所以我们又不得不限制中国大陆的游客到访日本,我们的工作和现实情况存在矛盾。” 藤井直树坦言,有些中国大陆的游客入境后,便会不知所踪,他们可能在日本过期居留,成为非法劳工。
既要开放日本给中国大陆的游客,又要维持日本的治安,实在令藤井直树的工作陷入两难的局面。愈多中国大陆的游客访日,日本的外汇收入就会愈多,但是,潜在罪案也会随之增加,所以,日本当局对中国大陆的游客,设下许多限制,务求令他们犯罪的可能性减到最低。
现时日本只开放给中国大陆的三市五省,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及辽宁省,容许这些地方的中国人申请到访日本的签证,而香港则是全中国唯一一个免签证也可以到访日本的地方,其他省份的中国人,到访日本可谓是十分困难。
藤井直树解释:“我们在考虑取消一个地方的签证规定时,首要考虑这个地方的经济情况,香港的经济实力和日本相若,所以香港人根本没有诱因在日本过期居留成为非法劳工,但是中国大陆的人比较穷,他们成为非法劳工或犯罪的机会较大,所以我们把关很严,只将日本开放给沿海富裕的城市和省份。”
另外,中国大陆的游客在访日之前,还要先缴付约6,000美元作为保证金,他们访日完毕回到中国,便可以取回保证金。以中国人均收入为1,000美元计算, 6,000美元已经相等于一个中国人6年的收入。藤井直树表示:“有能力付出6,000美元作为保证金的中国人,在中国大陆算是相当富有的了,他们到日本成为非法劳工的可能性也就相对减少。”
日本将于2005年3月25日至9月25日举行日本国际博览会,日本已经批准南韩和台湾的游客免签证在博览会期间到访日本,并考虑在博览会后取消两国的签证规定。藤井直树透露:“南韩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免签证的国家,虽然准许台湾游客免签证访日可能引起中国大陆不满,但是中国政府也明白两地的经济实力不同,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长久以来,日本被指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日本出口的产品很多,对于入口的产品却诸多设限,到访日本的旅客也不例外,所以到访日本一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两年日本开始推动旅游业,自然有原因。藤井直树直言:“由于九十年代日本经济衰退,所以才会发展旅游业,赚外国人的钱,中国将会是我们主力拓展的市场。”
虽然日本多年来也没有积极推动国外的旅游业,但是,日本国内的旅游事业却非常活跃,日本国内及国外的旅游业于2004年生产了约2200亿美元的外汇,只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以下简称 GDP)的5.7%,当中95%由日本人在国内旅游产生,外国游客只占5%,占GDP不足0.3%,可见国外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另一方面,藤井直树指出:“由于日本人口老化的问题非常严重,人口减少意味国内旅游业的萎缩,这也是日本政府不得不大力推动国外旅游业的原因。” 日本预计2005年的老人占全国人口20%,成为全球之冠,现时日本的人口超过1亿2,000万,藤井直树表示,日本政府预计,日本的人口到2005年将会跌至6,000万。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在地理上邻近日本,正好为日本供应源源不绝的旅客。
2003年到访日本的游客为500万人次,到2004年已经增加至600万人次,增幅为20%,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早于2003年1月宣布,2010年的目标访日游客是1000万,以此为目标计算,平均每年增长为8%,主攻中国市场。虽然日本和中国多年来的政治纷争从不间断,但是,藤井直树认为政治纷争无损两国人民透过旅游沟通,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可谓是“政治冷、经济热”。
亚洲时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