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复旦育成脑细胞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科学家成功在实验室培植出全球首批人类脑细胞,并将之移植到一名头部严重受伤的病人,助其重拾走路能力。这项突破性研究不仅为意外受伤的病人带来希望,亦为中风、老人痴呆症、柏金逊症及其它衰退性脑病的患者带来曙光。

研究员强调有关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但表示将来有可能应用于类似已故影星基思杜化李夫等脊椎受损患者的身上。以拍摄电影《超人》系列而闻名的基思杜化李夫因为骑马意外而引致瘫痪,他在去年逝世。在初部试验阶段,一名接受实验室培植脑细胞移植的病人似乎重拾走路能力。

英国专家专程赴上海观察

负责是项研究的上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朱剑虹博士,本月较后时间将赴英国伦敦宣布有关研究结果。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沃尔夫森中心干细胞生物实验室总监明杰说:“这是全球首次。”明杰已亲身到上海考察过朱剑虹的研究,并观察8名接受朱剑虹治疗的病人目前的情况。明杰说:“很多人一直尝试在实验室培植脑细胞,但没人成功。若果初部结果属实,那将是崭新治疗法的一大启示。”

科学家相信,若果找到培植神经细胞的方法,很多现时的不治之症便可以迎刃而解。神经细胞是组成脑部及脊椎功能部分的细胞。成人的神经细胞差不多完全丧失分裂、生长及坏死后自我补充的功能。在25岁过后,成年人平均每星期失去数以百万计神经细胞。步入晚年,这个过程更会因为柏金逊症等疾病而加速,导致丧失记忆,最后连患者的本质性格亦受到摧毁。

科学家亦着手研究,令神经细胞再次重拾分裂、生长及自我修补的方法,90年代干细胞的发现为有关研究带来希望。绰号“百变细胞”的干细胞是一种原始细胞,拥有可分裂及生长为差不多任何特别种类细胞的功能。

病人头骨钻孔移植脑细胞

然而,以往尝试以干细胞培植脑细胞之举均告失败。朱剑虹则从所属医院的病人取得脑细胞样本,成功培植数百万个脑细胞,并为一名严重头部受伤的病人进行细胞移植。他先在病人的头骨上钻出数个小孔,然后在受伤部分移植脑细胞群组。

根据由明杰替朱剑虹撰写的研究发明报告表示,手术后进行的多次脑部素描,显示新移植的脑细胞有进一步生长,并与病人本身没受损的脑细胞合而为一,协助病人重拾因意外而丧失的部分机能。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