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金台饭店望眼欲穿取票人

昨天赵紫阳治丧小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简讯通知曾经去过富强胡同的吊唁人在中午12点到下午5点到北京西城的金台饭店8楼会议中心领取29日的紫阳先生的遗体告别入门证件。人们闻风而动,互相传递着消息,霎时间金台饭店成为北京的聚焦点。

北京观察员报告中说:下午3点钟,我再次来到这里。但见进入饭店的人们面色焦虑,行色匆匆,男女老少、扶老挟幼、官员干部、黎民百姓各色人物,来此汇聚,就是一个心愿,要拿到入门券,快快。电梯繁忙,有人根本等不急电梯,自己宁愿去爬楼梯。

8楼会议室内外站满取票和要票的人。楼道中只见人山人海,排着长龙,黑压压的人群人挤人。估计数千人之多。尽管人如此之多,但非常安静。人们都在默默的等待,此时人民的心情是一样的。有人在偷偷流泪,有人在低语。没有人往前拥挤,没有人去夹队。

40多平的会议室里也站忙等待的人群,人们的眼睛紧紧盯着电脑的荧屏,希望自己的名字快些出现。

当看到自己的名字时,人们长输一口气。拿到票的人立即离开。

工作人员的桌子上摆满一落落的人员名单,当你自报家门时,他要现翻名册再看电脑,效率似乎很低。

据在场的工作人员自称来自河南的紫阳儿子的同学告诉观察员说:我是来帮忙的。我们是在27号凌晨两点才决定放票的。工作很紧张繁忙。放票名单是根据到过富强胡同的吊唁人员的签名整理的,通过国家安全部门、公安部门的审理后录入电脑,我们就按照电脑中的名单通知的。

当有人质问为甚么没有自己的名字时,因为有人也在赵家吊唁后留下来名址电话的却没有在通知之内也跑来问个究竟。工作人员和气的解释说:这个名单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查后交给我们的,可能是有出入。有些名单被删掉。其中包括上访的人员,各大学的学生、敏感人物及其家属,请理解。

“甚么?我们要求参加送别的权利都没有了,还要让这样多的人到这里来等票,真是天下奇闻!有这样的政府吗?怎么老跟老百姓别扭呀?我们还有没有口顺气儿呀!”就去,就去,我看你们能奈何谁。今天我拿不到入场券我就不走。刚说完话,来了6-7个国保人员,给他摄像,还威胁他。

另有几个来自上访村的村民也等待领票,当工作人员说:很抱歉,没有你们的名字时,他们很失望,有的当时就要号啕起来,工作人员和排队的人赶快安慰、解释。有人告诉他们,没有票,照样可以去,站在路上,站在门口,站在长安街上都可以送别紫阳先生。

一个老干部摸样的人从队伍后面走过来插话说:那不也是一个很宏观场景吗?只不过是不能进入礼堂亲自看看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