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A:从赵紫阳去世看政府对媒体控制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去世后,中国媒体的报导受到严格限制,反应出中国离新闻自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去世后,中国媒体只是在非显要位置和版面作了简短报导,有评论说,这种做法再一次提醒人们,尽管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中国媒体的自由空间比毛泽东时代扩大了很多,可是在触及到敏感事物的时候,仍然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控制权掌握在政府手中*

旅居美国的自由撰稿人曹长青指出,中国政府对媒体的控制不再象毛泽东时代那样极端,可是中国媒体的本质没有改变,也就是所有权没有改变。曹长青:“中国的报纸所有权还是在政府的手里,由于它掌握着所有权,编辑记者没法来报导真实。这么重大的新闻在中国的报纸上几乎看不到,这哪里是什么新闻嘛。”

曹长青说,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并不是不知道赵紫阳去世是重大新闻,而是他们不敢报,即使报了,不是受到惩罚,就是发不出去。他说,在遇到内政外交重大问题的时候,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赵紫阳事件更明显的反应了中国报纸完全是政府的喉舌。

曹长青承认,和以前相比,中国媒体在报导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方面有比较大的自由,不过他说,这并不是政府给予的,而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是老百姓的需要。中国政府不想和以前一样对媒体全部财政负责,所以媒体为了生存,只能走软性化、趣味化和大众化的道路。

*中国媒体已经学会自律*

不过有专家认为,中国媒体极少报导赵紫阳去世的消息,政府控制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和大众传媒系教授赵心树说,主要原因之一是六.四民运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人们开始淡忘了。另外就是民众的兴趣转移了:“还有一个原因,现在整个国家的老百姓兴趣所在不一样了,在很大的程度上,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赚钱和工作上。”

赵心树教授还指出,在赵紫阳去世的消息上,中国政府尤其容易控制,因为中国媒体已经学会了自律。他说,现在中国的这一代媒体从业人员都成猜测政府意图的专家了,他们碰到事情首先就区分这是敏感的还是不敏感的,在赵紫阳的问题上,即使政府没有下令,他们也会很自觉地不去报导。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