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不寐:富强胡同牵动世界

美国之音20日报导说,在赵紫阳家人的要求以及外界的强大压力之下,中国当局从星期三开始允许公众自由进入赵紫阳的住宅吊唁,并答应举办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不是“国葬”)。据悉,当天有数千人前往吊唁。与此同时,为了应付因赵紫阳去世而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国家主席胡锦涛为组长、政治局常委罗干为副组长的应急事态领导小组。中共中央还发出紧急通知,对全国各地自发悼念赵紫阳的活动要加以疏导,不得无故遏制。

这种矛盾心态说明了中国当局在政治上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恐惧软弱,另一方面顽固不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1月19日下午开放富强胡同,可以视为悼赵运动第一阶段的重大成果,也可以视为一个转折。这一天,富强胡同分享了香港25位立法会议员的荣耀,人们有理由通过积极参与鼓励这场人道主义运动向纵深发展。当然,人们同样有理由担心,一两天后,戒严方案将重新成为“应急事态领导小组”的应急办法。但是,这种后果只能或应该成为进一步的推力。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北京上访人员开始成功进入灵堂。一些令人感动的场面展示出15年来被镇压和屠戮的公众道德感正在恢复。我理解一些评论家(包括我本人)对 “人民”的堕落的绝望,但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在政府堕落的示范作用失效之后,在一定条件下,“人民觉醒”也是自然而然的。

此前,中共老干部田纪云、杜润生以及经济学家周其人等前往悼念或赠送了花圈。原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李锐先生现在广东,他在赵去世前亲自到赵的家中探望。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胡绩伟公开呼吁为赵紫阳平反,并要求中央为赵举行追悼会。笔者为此也专门采访了原《科技日报》总编辑孙长江,孙长江先生也是胡耀邦和赵紫阳的生前好友,曾在前两年去探望过赵,他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撰稿人。孙长江先生说:第一,对紫阳的去世非常悲痛。第二,紫阳是中国政治史上闪亮的政治明星,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怀念。第三,对中国高层的反应感到气愤--不理解为甚么要搞个“应急事态领导小组”。第四,自己有些遗憾,因为赵曾与他谈过一些事情,他做过一些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第五,中央现在更应该给赵一个结论,既然一直在审查,都审查十五年了,总该有个结果;如没有结果,那为甚么要软禁十五年,这也要有个说法,要有人承担责任。

此外,一些当年参加八九运动的学生也前往悼念。笔者采访了19日下午前往悼念的“八九一代” 学生莫之许,他说将继续参加悼念活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