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梦”原来是那么地无奈 ——评中国对海啸全球救灾的参与

印度洋海啸大天灾发生至今已经整整十天了。十天来,这场本来发生在世界上一个最贫穷角落的自然灾害,居然绝无仅有地成为了全球传媒和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焦点;于是一场无比惨痛的悲剧,终于随着各国政府和人民的争先恐后贡献人道救援,在新的一年开始时化作了人类一幕划时代的同舟共济感人演出。

在这幕人人争先的全球人道救援活动中,应该说大陆政府和民间到今天为止的总体表现也还是慷慨热情的--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先后数次主动提高对灾区的无偿援助金额,至今承诺援助的总金额已达数亿人民币。而且还为此派出了多个专家小组和医疗队奔赴灾区;大陆这几天的民间捐款也相对十分踊跃,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居民排队捐款的感人场面。这样大规模的民间对外捐助,在以前也确实从来没有出现过,多少反映了中国人作为“地球村”村民同样朴素具备的那种人道责任感。

然而,在大陆政府和民间对待这次印度洋海啸天灾的罕见捐助热情背后,我们又分明可以感受得到中国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本期望能通过这次救灾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树立权威。但却由于自身国力的严重不足和僵化体制观念的束缚,很快就基本被排斥在国际社会救灾主流之外、最后只好勉为其难跌跌撞撞试图紧跟国赈灾步伐为自己能挣一点面子是一点。的那种空前无奈感--在这种强烈对比的无奈感面前,海内外华人终于能清醒地发现:今天的中国“强国梦”,离中国实际国力、环境的真正现实究竟还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


无奈之一:“四国援助同盟”没中国的份

按理说,这次印度洋海啸席卷之处既然包括处在中国近邻、拥有众多华人华侨、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近期又和中国发生旅游等较多经济联系的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东盟国家,那么中国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强国”,那么自然应该对这种基本处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地区级”大事有相当的“话事权”,当仁不让地担当起地区救灾人道援助的领导协调角色。不客气地说:如果一个“强国”连在本地区的和平人道活动中都唱不了主角,那么在一旦发生的地区冲突或可能冲突面前,该国又怎么可能具备足够的协调、干涉甚至震慑权威呢?--可是近年来通过中美高层会谈、朝鲜问题六方对话等活动“自我镀金”,在国际社会感觉似乎空前良好了的大陆中国,这次打印度洋海啸救灾活动一开始,就被美国和其他一些地区强国迅速“屏晁盖于一百单八人之外”,成为只能孤军奋战、自得其乐的一个可怜帮闲!

且看:救灾活动刚一开始,美国就马上和日本、澳大利亚、印人墓(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