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落回凡间 上海距离国际金融中心渐行渐远
在上海的时髦西餐馆里,M on the Bund以价格昂贵著称。但在它进驻外滩第五个年头的时候,独享黄浦江风光的地理优势受到了威胁,新餐馆和它们代表的奢华消费在外滩沿线的老洋楼里纷纷落户。外滩三号楼,昔日赫赫有名的友利大楼,落入了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手中。新主人斥资3000万美元,将它翻修改建成了一个顶级消费场所。2004年上半年营业后,上海人将这幢七层楼形容为"奢华七重天"。
邻近的外滩十八号楼,里面悄然进行的为期两年翻修工作也已接近尾声。建于1923年的外滩十八号楼,原名麦加利银行大楼,曾为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总部。现在,香港衡意物业有限公司得到了它的20年经营权、使用权。经过意大利设计师的全新装修,2005年3月外滩十八号楼将变成上海又一"销金窟":一层是 "卡地亚"珠宝店和"杰尼亚"的直营店;二层是世界名牌服饰专卖店;四层是800平方米的做展览场所的创意中心。
还有外滩十二号楼,也正在被翻修改建成时尚奢华的新地标。进入外滩十二号楼高级会所项目的是香港一家著名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呆过一段时间的人差不多都知道,外滩十二号楼的原名为汇丰银行大厦。
在外滩这场奢华消费竞赛运动中,动作最为惊天动地的要数外滩三十三号楼。这里被冠以"外滩源"。之所以被称之为"外滩源",是因为1848年英租界将其所在地块圈进去后,随即兴建的英国领事馆使得外滩的万国建筑接踵而至。
2004年1月10日,上海"外滩源保护与开发"工程正式启动。按照规划,外滩三十三号楼将被建成一个以酒店办公为主,兼有休闲娱乐功能的特色街区。从上海市政府力邀洛克菲勒集团等知名企业参与开发上,已经可以想像它改建完成后的金碧辉煌。
外滩的上述变化,是上海市黄浦区新一轮商业规划中的组成部分。按照设计,外滩将就此被构建为与"第五大道"、"牛津街"等世界级时尚中心媲美的街区。而仅仅5年前,按照上海1992年规划,外滩仍然在为成为21世纪的亚洲"华尔街"而努力。
现在,随着众多世界顶尖品牌的引入,外滩金融街的定位已经渐行渐远。被梦想成亚洲"华尔街"的外滩,正在变成全球精品时装、餐饮、艺术的"新天地"。短短几年间,"华尔街"变成了"第五大道",折射的是金融产业在上海的尴尬变迁。由于股市、保险的疲软和金融开拓上的捉襟见肘,金融业2004年对上海 GDP的贡献仍旧不容乐观,而此前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了金融业对GDP增幅贡献的下降。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梦想开始被打落到了"凡间"。
失望的2004年
按照上海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总体安排,2004年是关键一年。然而,上海在2004年并没有交出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2004年年初,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金融服务办主任吉晓辉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实行5年打基础、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到2010年,上海将基本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框架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并向世界级金融中心迈进。他强调,
2004年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一年。
2004年的关键,主要体现在要完成的5项主要任务上。但在年终岁末回过头去看,5项主要任务中的大部分已成"纸上谈兵"。
大力促进金融资源的集聚和整合,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2004年任务的第一项。但到2004年底的时候,这个目标不要说质的变化,就是量的集聚也是乏善可陈。在200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除了中银国际等少数合资基金公司在上海成立外,集聚影响力大、带动效应强的金融机构的进展几乎陷入了停顿状态。以证券业为例,不但上海全年没有引进一家综合类证券公司来沪开设总部,而且海通证券这家全国最大的上海"土著"券商还在年终时爆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促进本市金融资源的整合;深化浦发银行与花旗银行战略合作;推动上海银行实施区域性发展战略。加快上海农村信用社改制……",同样陷入了僵局。浦发银行与花旗银行的战略合作,因花旗银行可能参股建设银行而风雨飘摇;上海银行从2001年起就准备在浙江宁波设立分行的进展,依然显得举步维艰;改制之中的上海农村信用社,多次在一不小心之间就与倒掉的问题券商扯在了一起。在地方金融机构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尚难发挥核心作用的情况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稳步向前的步伐自然阻滞重重。
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功能,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2004年任务的第二项。2004年2月17日,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宣布,上海将以建立人民币产品中心作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突破口。这是自中央 1992年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以来,上海第一次明确其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但到2004年年底,人民币产品中心需要的辅助功能体系,仍然只是一堆文件。
由于上述目标的实现不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攻坚战,暂时遇阻还不能明确其最终的结果。但被列为上海2004年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第四大任务中的"上海金融"网站,在年底时八字才有一撇,就让人有点难以理解了。"上海金融"网站上的信息,不但内容较少,而且更新速度落后,相差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比比皆是。
难以承受的梦想
外滩由"华尔街"变成"第五大道",虽然有点啼笑皆非,但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目前所处的时点,可以说确实是"前有狼、后有虎"。前面的"狼",无疑是提防着上海金融中心冲击香港;后面的"虎",则是怕被上海金融中心分羹既得利益的北京和深圳。在这种前后夹击之下,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力图从金融服务的增量中寻求到最大的份额,以不主动损害香港、北京和深圳的现有利益,而最终通过市场来决定存量的调剂。
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12年中,上海的处境可谓尴尬。但这种尴尬,与上海市政府的裹足不前关系密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指出,既然是政府选择金融产业,那金融业发展现状就和政府的支持有关,"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是经过中央批准的,中央并没有改变政策,但是上海不够放胆"。
其实,在民建上海市委今年向上海市政协会议提交的重点提案《关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中,一些建议一旦付诸实施,将可能极大地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建议中只有构建大型金融集团、集聚全球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人才培养等被付诸于行动;而继续争取中央支持、发展民营金融实体、疏通法律体制瓶颈、建设长三角金融安全区等真正突破性的建议,似乎还停留在建议阶段。经济学家张五常早就提醒说,如果法律障碍得以解除的话,上海只需5年就可以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海要从金融服务增量中寻求最大份额绝非坦途。从增量中寻求最大份额之难,直接体现在金融业对上海GDP增幅贡献的下降上。上海市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金融业2003年对上海市GDP的直接贡献比率为10.1%,低于2002年的10.81%。具体说,在上海2003年全年实现的 6251亿元GDP中,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为629亿元。与GDP出现连续第12个年头两位数增长的高歌猛进相比,上海金融保险业的增长却显得明显的滞后。2003年,上海GDP增幅为11.8%,而金融保险业的增幅却仅有7.6%。
这无疑与设想的状况极其不符。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的描述,"2005年金融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预计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
按照各方参与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国家战略研究",上海成为中国资本运作中心、资金运营中心、资金清算中心和外资在华(在沪)金融机构管理中心的阶段性标志是"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总部半数进驻上海;非银行金融机构总部基本集中于上海,特别是要⒅匚
- 关键字搜索:
-
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