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中俄“互不信任”的“紧密合作”

回顾2004年中俄关系,尽管双方高层频繁互访,宣布加强合作,但是双方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先进武器买卖等关键领域的表现,完全可以被形容为“互不信任”。

2004 年12月31日,莫斯科宣布了远东石油管道走向的决定:俄罗斯将修建通向日本方向的纳霍德卡的石油管道,而对原已签订了协议,通向中国大庆方向的石油管道却只字未提。中方曾以“将会损害两国之间战略伙伴关系”,向俄罗斯提出抗议,但最终,这场历经数年的中日远东石油争夺战仍以中方的落败,日本方面后来居上宣告结束。

俄罗斯“尤克斯”石油公司主干分公司“尤甘斯克”股份的竞拍,被认为是2004年年底,国际能源领域中的一件大事。由于“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拥有29个油田,大约16亿吨的俄罗斯石油储量,自然被各方渴望获得。

俄罗斯Lenta新闻中心曾在12月份以“中国代表团来到莫斯科购买‘尤甘斯克’”为题目报导,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代表团抵达莫斯科,申请参加“尤甘斯克”公司股票的竞拍活动。但由于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介入,中方此次仍然同此前的2003年竞标俄“斯基姆尔”(Stimul)石油公司股份和竞购俄罗斯石油公司“斯拉夫”一样,最后撤出竞争。

尽管中国是俄罗斯军火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但是,俄罗斯在向中国出口武器装备时一直被认为“留一手”。可以出口印度的航空母舰、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战略武器,均被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常规武器也是如此,比如:向印度出口的SU-30MKI远较出口中国的SU-30先进。中国方面自然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有媒体报导透露,为表抗议,中方对于当年花巨资购得的200架“SU-27”许可证生产组装套件,在进口套件组装大约70架之后,单方面宣布停产,要求俄罗斯提供更先进武器装备。

在此种种“互不信任”的背景下,近日中俄双方合作突然升温,呈现各方面空前的“紧密合作”。

俄罗斯国防部长2004年末访问北京,除了保证提供先进武器之外,双方还再一次宣布将共同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俄国防部长还表示,即便欧盟取消对中共武器禁运,也不担心俄罗斯军火在中国的主导地位。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4年年底也突然对外宣布,“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尤甘斯克’运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此举令各方颇感意外。2004年12月30日,俄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宣布,“中国国营石油公司有可能拥有20%的‘尤甘斯克’股票”。

2005年1月初新年刚过,有消息传出,俄罗斯计划在修建通往日本方向的远东输油管线时,有可能优先修建通往中国大庆方向的支线。

不过,中方似乎对于突如淅吹摹敖裘芎献鳌北硐掷渚病>菝教灞ǖ迹(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作者:吴兴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