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叽喳喳:中国赈灾捐得太少,还是太多了?
中国对印度洋海啸灾民是捐得太少吗,还是太多了?近几天来,这个问题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中国人的热烈争论。印度洋10天前发生数十年来仅见的地震及海啸后,中国立即宣布将为受灾国提供260万美元的援助。上周五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北京紧急会见受灾国驻华大使和国际组织代表时又承诺,要追加5亿人民币或超过6000万美元的援助。
另外,在中国政府的带头号召下,中国民间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见的捐款热潮,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媒体上也充满了好人好事的新闻:在北京,一名78岁的老太太将手头上仅有的1800元人民币现金捐出;有81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从拮据的生活费中每人拿出1元人民币,托老师寄给灾区;据说在辽宁的捐款者当中,还包括了不少失业人士和下岗工人。
官方媒体也不断通过这些报道,传递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讯息。《人民日报》主办的《江南时报》在评论中说,印度洋发生特大海啸后,受灾国都期盼他人伸出救援之手,“都在检验着真假朋友”,而中国义无反顾捐献,是“一个真正朋友的体现”,是“一个责任大国的表现”。
《人民日报》则报道,有灾民向参与救援行动的中国官员盛赞“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救援队的医疗救助能力是最强的”。而新华网昨天下午的主页标题是“国际社会盛赞我国对印度洋海啸的救灾行动”。
不过,在中国举国上下关注印度洋灾情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指责一些政府部门筹款过于热心或媒体宣传过火。有网民对地方政府相互攀比的心态提出批评,现在不仅富裕省份鼓励居民捐款,连贫困省份也“不落人后”,纷纷向“机关、厂矿、企业、学校开展大规模的募捐行动”
网民说,在外国,捐款经常是通过电话热线、街头募捐等方式进行的,捐款人自发性比较强,但中国现在主要的募捐手法却是由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动员雇员捐款,谁捐了多少上级一清二楚,结果一些不愿意捐助者在压力下,也不得不有一些象征性的表示。
美国媒体挑剔中国
这段时间来,中国政府对印度洋海啸的救援反应遭到了美国媒体的百般挑剔。上周四,《亚洲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暗讽中国向来标榜自己是亚洲各国的好邻居、好伙伴,这一次区域发生了这么大一场灾难,中国却只捐助了260万美元,数目和科威特差不多,只有台湾的一半,“甚至比香港商人李嘉诚一个人承诺捐出的金额还少”。
中国官方把援助追加到6200万美元以后,《纽约时报》却仍要以美国和日本分别捐出3亿5000万美元和5亿美元作比较,来说明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离当亚洲老大的日子还远着”。
有网民说,中国本来就不是老大,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必在国际媒体的压力下充硬汉,因为过于急着表现,和其他国家攀比而让一场献爱心的善举沦为做秀。
不过也有一些人指出,这一代中国人从小就受官方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教育,许多人没有回馈社会的意识,很少思考自己能给社会作什么贡献,这次的捐款运动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大众教育活动。
上海一所小学就特别发动学生筹办募捐义演,把筹集的款项捐给印度洋的灾民。这所小学的校长说,组织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们能从中学会关爱他人”。
世界日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叽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