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国共合作终告失败,双方分道扬镳,各自独立抗日。
共产党失去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与补给,只能孤军奋战。他们不得不完全依靠百姓的支持。面对这一现实,共产党必须沿路向百姓宣传革命,争取他们的支持。贴近百姓、了解他们的疾苦、赢得他们的支持,这一切使共产党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并奇迹般地最终打败了国民党。而赢得民心与百姓的信赖正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中国的百姓那时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热切地期盼一个公正、廉洁自律而处处为人民着想的新政府。最终,共产党凭借大无畏的精神力量、出色的胆识与谋略,以及对新中国的憧憬,取得了天下。
我常常在想,如果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党政府能够更加妥善谨慎地处理国共关系,少一些贪污与腐败,多一份对百姓疾苦的了解与同情,历史是否会重写?如果国民党能够耐心地等到抗日结束后再来处理他们和共产党之间的分歧,那么共产党是否还会像当时那样奋不顾身地要通过枪杆子和革命来建立一个新中国?这一点是见仁见智的。
白修德的回忆把我们带到了深受蹂躏的战时中国,让我们看到当时当权者的所作所为,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人民的痛苦和对革命的热切期盼。现在看来,我们能够发现,当时发生的一切其实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那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而对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满腔热情的共产党把握住历史的机遇,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白修德不仅再现了战争的残酷,更使我们从中得到深刻的教训和领悟。他的描述不仅引人入胜,更证明了学习历史可以使人获益。
各国政府遇挑战措手不及
尽管未来的一切将有所不同,但过去的历史仍然会为我们提供指路的明灯。知古可以通今,我想,历史的经验能够在诸多方面为我们提供深远的眼光,未来的希望和前进的方向。对历史的深刻了解可以使我们更加珍惜当今政府领袖与人民精诚团结所换来的成果,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积极因素,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迈进。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加速向前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看似前所未有的难题。但这种复杂棘手的状况也许古已有之。恐怖主义、沙斯、爱之病、全球性的温室效应等新的危机层出不穷,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面对这些挑战,各国政府似乎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时代里,单靠政府的力量已经无法有效地应付危机。当领袖们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之际,每一个团体和个人也必须挺身而出,贡献出一己之力。当全体人民、各个团体与政府精诚合作,面对危机,我们就能从容应对。也许,任何问题的最终解决都将有赖于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够与政府积极配合的人民。
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人--孔子的智慧对我们大有裨益,并让人回味再三。当齐国国君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时,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简单而深刻的答案揭示了管理国家、企业与家庭的道理。而这自然也适用于问题与危机的处理。因为只有当社会的每个阶层充分体会并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 解决危机的方案与计划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实施。
老智慧今天仍富实用价值
中国古代的智慧,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智慧,以及老子与孔子的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富有实用价值。古人对于国家治理、社会秩序的基本理论与指导原则,直到今天仍然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这一段五百五十年的历史特别引人注目。它使我们了解到中国丰富多姿的文化神采、用前人的血泪所换来的历史教训,以及在五千多年的重重磨难中所积累的智慧。
近几年来,新加坡的领袖们为了拓宽有限的人才资源,不断推动吸引外来人才的政策。
新加坡在本区域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地人才资源的增长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新加坡采取了更为开放的移民政策,使更多的合格外来人才获得永久居民的身份。这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新加坡能否不断加强其在本区域中所扮演的枢纽角色,继续保持其领导地位,将取决于外来人才政策是否成功。
吸纳外来人才的政策其实不乏先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早在公元前650年春秋时期的秦国国君秦穆公所倡导的外来人才政策。秦穆公意识到,秦国缺乏人才,因此努力吸引外来人才,并聘用外来人才百里奚为宰相。
后来秦国的历代君主都延续了这一政策。公元前361年,年轻的君主秦孝公更是把引进人才制度化,用各种奖励政策来吸引外国人才。奖励政策规定,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干担任上至宰相(相等于现在的总理)的高级职位。这种慷慨的纳贤制度,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之相比。秦国也虼俗呱锨抗(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外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