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拿下郑俊怀
知情人士透露了更为清晰的事情经过,12月17日12时10分左右,伊利集团办公室接到了一个简短的电话通知。当地政府部门要求伊利集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下午3时30分在丽山湖度假村2号会议厅召开情况通报会。当时,伊利包括被召唤的和没有被召唤的所有的管理层都没有感到任何异样。然而,整个事件从这个寻常的电话之后开始了。
17日下午3时,由当地政府高层参加并主持的“情况通报会”如期召开。据当时参会的人回忆,会开得很短,只有5分钟左右,检察院便宣布对到会的张显著、李永平、赵成霞、陈彦、杨贵、詹永宽、郑俊怀七名伊利集团中高层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地点,讲明情况”。
上述七人随即被带走,从宣布要审查到把人带走,整个过程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
据悉,从今年6月罢免独董事件以来,伊利一直处于漩涡。
“罢免独董事件”
据了解,今年6月15日,伊利三名独立董事俞伯伟、王斌和郭晓川发出《独立董事声明》,要求聘请一家审计公司对有关伊利股份资金流动、数亿元国债买卖交易和华世商贸公司等问题进行专题审计。当月17日,伊利股份监事会提请股东大会免去俞伯伟独立董事。随后,“独董风波”愈演愈烈。7月,伊利“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立案调查。8月4日,抨击上市公司存在“国债黑洞”的独董俞伯伟最终被伊利“赶跑”,另一位独董王斌随后也递交了辞呈。
据了解,在伊利独董风波期间,公司董事长郑俊怀的表现就非常强硬,没有一点妥协的姿态。此前包括蒙牛牛根生在内的前十一位总裁都离开了郑,现在的总裁潘刚也在独董事件之后相当一段时间被架空,“连业务会议都不让参加,经营的报表都不让看。”
此前伊利在液态奶方面发展非常迅速,销售也在不断增长,而冷饮方面的利润却逐渐降低甚至没有利润,当时投资发展液态奶应该是情理之中。但郑俊怀和杨桂琴将很多应该投在液态奶的资金投到冷饮事业部。伊利的液态奶利润是最大的,在液态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扩大投资,反而还萎缩投资,造成液态奶一直是处于断货阶段。今年5月,独立董事郭晓曾在董事会上质疑过此事。
知情人士后来透露玄机,因为总裁潘刚一直担任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郑、杨此举也是为了排挤潘刚。
财务调查:涉及金额超过3亿
目前,关于上述五人被捕缘由的猜测均众说纷纭,但没有统一的口径,有传言说涉及金额在1.8亿元。但一位非常接近检方的人士昨天向记者透露,“数目并不止这些,估计在3亿元以上。”对于伊利的财务,其实只有少数人知晓,这当然包括董事长郑俊怀和负责投资的副董事长杨桂琴,其中董秘张显著也兼任财务方面的负责人。
今年6月独董风波爆出部分高管偷持公司股票之后,华世商贸也作为伊利的第四大股东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此事被爆出之后,四位高管家属在同一时间将股份转给他人,经过本报记者的调查,其实接手的四位人士家境都比较普通,但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却与上述四高管渊源颇深。
郭顺喜的原奶事业部,也是咨询公司的“禁地”。而控制原奶事业部的,恰恰是此次一同被拘的该部门总经理郭顺喜。
而伊利购买国债通过的牧泉元兴饲料有限公司,正是郭顺喜原奶事业部的子公司,此前郭顺喜一直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2004年1月至2月期间,伊利先后5次将共计2.8亿元的资金打入控股子公司牧泉元兴。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牧泉元兴公司原名为“内蒙古伊利饲料有限公司”。就在打入资金前不久,才进行了更名,并将“伊利”二字去掉。而牧泉元兴又将2.3亿元资金分6次转给金通证券,另5000万元返回伊利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与金通证券同在浙江金华的金信信托,在2003年3月受让了伊利大股东呼市国资局的2800多万股份,受让总金额也是2.8亿元。
昨天知情者透露,“此次五名高管被捕,很大原因是由于高管挪用公司资金和家属通过内部消息内部炒股。”而上述两件事正好与此说法暗合。
而涉及金额也恰恰是前位知情人士的“估计在3亿元以上”。
股市影响
连续停牌两天的伊利股份22日正式复牌。当日,在停牌一个小时之后恢复交易,在恢复交易后一直处于跌势。有证券界人士认为,尽管伊利此次出事并不涉及产品问题,但仍然会给其股价走势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他说,此前伊利股票的走势一直“虚火过旺”。从目前市场上乳品企业的价格看,伊利股份停牌前的收盘价是9.77元,光明乳业是6.71元,三元股份是3.38元,伊利股份是其中最高的。此次事件之后,伊利股价很可能会向其他乳品企业的股价靠近,由此来看也有不少的下跌空间。
但是伊利集团一位高层人士昨天表示,个别领导出事不会影响公司体系的正常运转。但作为动荡时期,现任公司管理人员仍然感到了压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关键字搜索:
- 伊利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