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平反”

共产党在统治中国的55年中,创造了一大堆新词汇,例如“红卫兵”、“大跃进”、“劳改”、“上山下乡”、“五七干校”、“三反五反”、“四清”等等。这些词汇首先在官方文件上出现,然后由党政宣传机器大力推销,极为成功地成为家喻户晓的常用词汇。有些词汇的词名及内容是中国文化及传统中从来没有而完全由中共创新的,例如“大跃进”、“红卫兵”等。

“红卫兵”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个名词、一种组织,这个群体完全由独裁者毛泽东及其帮凶煽动及组织起来,它既是毛泽东借用革命词汇及青少年的狂热及盲目性达到摧毁政敌的目的,又是对整个社会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残暴罪行的组织。“红卫兵”一词永远成为令人憎恶的代名词。

有一类词汇如“吐故纳新”、“标新立异”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已有的词汇,但经过中共的诠释及使用,有了另一种新的含义。在中国大陆“标新立异”成为“万恶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代名词。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凡被批判具有“标新立异”思想及行为的人都会遭到迫害及不幸。“吐故纳新”应是具有进步和积极含义的词汇,但经过文革时期,毛泽东用来整肃党内异己分子后,这个词使许多人闻之不寒而栗。

还有一类词汇如“劳改”、“平反”,它们虽是共产党新创的,但现实社会中有相应的实际内容及词汇。只是原有的词汇被取代了,实际内容也因共产党的政治而变得大不相同了。在中国社会中传统上将犯罪分子判刑处罚习惯地称之为“坐牢”、“蹲班房”、“蹲大狱”等。中共创用新词“劳改”,即所谓“通过强迫劳动改造思想”,代替了“坐牢”等词汇。确实,在共产党统治时期,犯罪分子被判刑坐牢的内容,除了剥夺自由这一点外,与历朝历代不大相同。譬如,“犯罪分子”还要“改造思想”,成为一个符合共产党政治标准的人。

“平反”一词至今从没有一个完整的、精确涵义。“平反”一词的内涵相应于历史上常用的“赦免”。历代当权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行使自己的意志,使某些人遭到了痛苦和无妄的灾难,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连绵不断、从不结束的。有时,事后因为某些圣上贤明,反省自己的不当之处,或者朝廷里出了某个清官为民请命,据理力争或抬棺死谏,于是感动了圣上,下旨给被害者“赦免”。但多数情况下,“赦免”都是在当局感到有政治上的需要而实行的,并不是出于“良心发现”。一旦被迫害者获得赦免,或官复原职,或归还故里,万众三呼“皇恩浩大”。于是统治者及被统治者皆大欢喜,历史又循原轨迹移动。

中共不喜欢用“赦免”,而用“平反”一词。“平反”加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吴弘达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