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古桥之十二:当代立交桥的鼻祖─ 鱼沼飞梁

建城已有2500年的古城--山西太原市,现存的古迹建筑有18118处,除了不复存在的皇室宫殿外,古代建筑的种类应有尽有,极具高度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
  
其中一部分古迹,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孤例,其中,位于太原市郊西南端25公里,悬瓮山下的“晋祠”,是一结合历史文物与自然山水的园林建筑。园址背西山面东水,山前清泉环绕,壮观秀丽。
“晋祠”,古代属晋国,附近有古“晋阳城”,两者都是因晋祠园中,终年长流的晋水而得名。晋祠的创建年代和旧址皆不详,已不可考。相传北魏年间(西元384年-西元534年)原为晋国开国君王唐叔虞(周武王次子)而建造的。北宋天圣年间(西元1023年-西元1032年)重建时,为追封其为“汾东王”,建造了宏伟的圣母殿,荣耀其母。

晋祠园林中的庙宇,奉祀诸多佛、道、神、人,以及百余座宋、元、明、清历代兴建的各种殿、堂、楼、亭、台、阁、桥、榭等。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北方古典园林。

晋祠园林中的十字型桥--鱼沼飞梁,系承接圣母殿前的泉水,筑砌石泉池,称其为“鱼沼”。在鱼沼上造了一座十字形的桥梁,名为“鱼沼飞梁”。因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水池为方形又沼内多鱼,故名为“鱼沼”。“架桥为座,其型如鸟之展翼若飞也”故称“飞梁”。“鱼沼飞梁”又称“板桥”。

北魏时,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晋水》记载中说:“沼西际出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由此可知距今约1500年前,晋祠就已具有相当规模了。

俯看桥的平面呈十字形状,方形池沼上架设板桥,四面可通达岸上。桥身东西长19.6米,宽5米,高出地面1.3米,东西桥面平坦,为平坡正桥,与献殿和主建筑圣母殿相接。桥身南北长19.5米,宽3.8米,南北下斜为翼桥,桥面桥身两侧倾斜延伸向沼岸,与正桥交叉成为十字型。

该桥建构方式精巧独特,鱼沼方池中筑立约30厘米见方的石柱34根支撑,是宋代造型的小八角铁青石柱,石柱础上装饰“复盆式莲瓣”,则具有北魏建筑的风格,其仍为北魏原物。柱上放置大斗,斗上有十字拱相交,柱顶架斗拱与横梁接连,以承接梁、额。梁上承托十字形桥面。

建筑最初为木质桥面,而后改铺方砖,四周围绕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柱础和望柱,多数构件仍为宋朝原物。东端桥头望柱上,北刻“鱼沼”,南刻“飞梁”的字样。鱼沼飞梁之建筑结构整体上呈现宋代特色,为宋天圣年间原物。

南北桥面的东西两侧,原有各卧伏一只宋代石雕的狮子,但现只遗留东北和东南端的两只。鱼沼前铸有造型生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