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学生留英趋势分析

随着赴英国留学人数的逐年增长,英国留学市场转变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根据留英人数的统计及分析,得出以下趋势及结论。

据工人日报报导,中国的经济开放后,民众对出国留学的渴求升高,加上中国家长对英国教育体系的逐步认识,使许多中国家庭选择将子女送到英国攻读高中,以打通未来进入牛津、剑桥等名校的通道。因爲,在英国读高中要比中国高中毕业生进入世界顶级名校的概率大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小留学生将在2005年赴英求学队伍中所占比例会大幅提高。

虽然赴英中国学生不断增加,但英国名校的数量并不是逐年递增的。而且有些学校爲了确保学生来源构成的合理化,开始讨论限制招收中国学生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一班人对学校选择学生标准是否熟悉,申请文件是否在传统中能够充分体现个人特色,将决定着申请的结果。

留学英国除了低龄化趋势、强调个人特色之外,早准备、早申请、早确认,“三早”的心态一定要把握。而且在2005年的趋势中,“早”已经不再是灵丹妙药。明年的申请将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过程,想当赢家不再是那么容易。

报导指出,英国留学无论在申请还是签证过程中,经验是成功的重中之重。今年5月份开始采用新签证政策,虽然变化并不明显,但已体现出经过近5年高温的英国留学,已经有要求变化的需求。因此,经验加上对市场充分认识后得出的策略是明年成功办理英国留学的基本要求。

其中有一项较大的变革是新签证政策取消了签证面试,既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也是一个利空的消息。就是说不再会出现以往签证官由于申请人相貌等因素引发主观臆断,来影响学生签证的结果。相对的说,就是申请人对中介机构的依赖性更强,需要额外付出。

有些申请人很有实力,沟通表达能力强,轻松面对签证官和翻译,很容易获准。但取消面签后,使领馆只面对签证文件,在文件准备上中介会更具备优势。因此,2005年留学的另一个现象是中介的大丰收。

新签证政策实施后,签证率竟然降低到30%以下,也就是很多申请人的文件严重与使馆要求不符。从拒签信来分析,使馆的认真程度高,对文件审理的细致程度和对真假文件的甄别水平也是登峰造极。这样一来,很多申请人即便拿到通知书,可签证却与之无缘。

因此,对签证文件的整合性,经济担保与学习计划的匹配度,收入来源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都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总之,2005年英国留学路不但是扑朔迷离,但也同时是倍加艰难,尽管如此留英学生依然前仆后继。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