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入侵的间谍程序困扰网络用户

间谍程序(Spyware)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侵入用户电脑,在进年来成了互联网的传染病。其原因一是用户平均上网时间更长了,二是间谍程序的编程者越来越富于攻击性。这些贪婪的程序往往使机器无法正常使用。

“(和间谍程序的危害)相比,收到些垃圾邮件就只是小菜一碟了。”网球协会互联网部门的主管Bob Bowman说。他的机构从六月开始就禁止新广告使用这类技术。

作为政府支持的一项调查,技术员在Jenna Dye的计算机上发现了1300多个间谍程序或类似程序。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这台计算机常常突然自行重新启动,打断她的工作,光碟仓会自己打开, “这很沮丧,我们花了1800美元买的电脑却不敢再用。”她和丈夫只好开车2个半小时到商场去买东西,却不敢在网络上购物。在技术员清理了她的电脑后,她又开始使用它,并上网购物了。

在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和互联网安全联盟(National Cyber Security Alliance)共同进行的调查发现,80%的被访人电脑中有间谍程序。

通常的间谍程序可以称作“广告程序”,其目的是弹出广告网页等。有的强制用户访问某网站,而编写程序的公司(个人)从中得到广告费。

用户最容易“中招”的是下载那些免费“共享文件”。没有广告收入,间谍程序的开发者是无法继续的,倒霉的是那些以为真有“免费午餐”的人。

SpywareGuide.com的创始人之一,Wayne Porter说,“有人说,我下载了很多有趣的笑脸图像放在电子邮件里,我下载了某某免费东西,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电脑资源外泄了。”

很多人下载安装软件不仔细看用户条约,其中很多都有条款说用户同意使用随之而来的间谍程序。在用户报怨后,有些大的免费下载程序的公司改进了安装和拆除程序的界面,也不再收集用户的资料,但是仍被定为间谍程序。

另一些很有名的公司,一些海外的公司,仍在引诱用户下载安装他们的间谍软件。当人们下载免费的歌曲、游戏、甚至黄色图片时,那些间谍软件也几乎毫无警告地安装到了用户电脑上。还有的给用户很多古怪的安装问题弹出框,只要你按错一个键,间谍软件就乘虚而入了。有的把程序名称搞得和WINDOWS的系统程序名差不多,也存在系统文件夹里,使用户难以辨别它们。

提倡用户隐私权的“民主和技术中心”主任Ari Schwartz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如果不能适当地应对这些间谍程序,“用户将不愿网上购物,上网使用政府服务,或和他人沟通。那么,我们将失去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潜力。”

美联社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