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中国房地产 “全球最大的泡沫”

在宏观治理的大气候中,作为中国经济三大热点之一的房地产,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持续升温,在一些地方,甚至是继续暴涨。

近日,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的房屋价格年比上涨9.9%。土地价格年比上涨11.6%,出租价格年比上涨2.1%。第三季度的上涨幅度,超过过第二季度。其中,上海市的房地产价格更是疯涨,预计全年涨幅高达15%。全国最贵的豪宅----上海紫园,单套最高售价已高达1亿3000万元的天价!上海土地短缺加剧,为此提出:学习发达国家,加快向地下发展。然而,众所周知,上海地质脆弱,地面正加速下沉,每年沉幅达1.5公分。向地下发展,前景黯淡。

针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异常火爆,国际专家、媒体纷纷发出警告。曾准确预测香港楼市泡沫的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谢国忠,近期预言道:这是最后的疯狂。中国政府拒绝加息,正引发新一轮投机浪潮。并断言:中国房地产,作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泡沫,将在一年内破裂。

美国《纽约时报》则指出: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地区存在房地产泡沫,中国的问题尤其严峻。报道进一步列举:在上海,约1/6高档住宅无人居住;在北京,这一数字达1/4;在深圳,这一数字更高达1/3。而且,在未来几年,中国房地产空置率还将大幅增加。这家权威的国际媒体警告:中国房地产空置率居高不下,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中国房地产泡沫可能已经开始破裂。

针对这些警告,国内官、商、学三界,纷纷有人站出来,同声反击,声明:中国房地产泡沫论并不成立。“普遍上涨意味着需求存在”;“中国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泡沫,因为中国人住房条件太差”;关于房地产空置率,“国内算法与国际算法不同,按照国际算法,空置率已经超过15%,;但按照国内算法,空置率则远低于15%,不足为患。”云云。国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甚至快速推出一份报告,论证说:中国房地产金融危机尚处在可控范围。未来10年,中国房价还将平稳上涨。

这些说词,听上去,更像是开发商的广告。事实上,发表上述言论的这些人,仅仅代表了在房地产开发中牟得暴利的利益集团。二十多年中,官商勾结,几乎已经将中国有限的土地一圈而尽。此时,要他们放弃开发和炒作,无异于宰割他们身上的肉。为了保住其“来之不易”的既得利益,这些官、商、学人惟有同声一气,极力否认中国房地产过热的事实。

国内的“另类”声音,却印证了国际上的警告。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浙江房地产时常发展研究报告》称:该省房地产空前膨胀,并进入危险区,若任其发展,楼市泡沫可能随时破裂。

多数民间中介公司则抱怨:今年上半年与过去几年的情形明显不同,房地产价格波动加剧,大部分中介公司没有交易。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房地产,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他们举北京市政府实行的“招拍挂”为例,从购房者签订购买合同之日起,开发商在1到2年才能提供土地,3到4年才能提供房屋。这等于让老百姓白交“土地出让金”,实际就是贪污老百姓的钱。开发商捞足油水,所有风险,都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香港楼市曾经辉煌一时,是香港经济繁荣的支柱之一,然而,回归后,尤其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波及下,香港楼市泡沫破裂,楼价一跌千丈,置业者亏尽血本。香港楼市的兴衰,正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前车之鉴。

在中国经济过热症中,房地产历来是“祸首”。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十分突出。各地“一把手”为树“政绩”,争相搞“首长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动不动就大上特上房地产项目,力争在当地市镇外观上“改天换地”。而且,最关键的,房地产,是各级贪官污吏借以捞钱的主要渠道,这是他们千方百计上项目、保项目的真正动机和根本动力。

既得利益至上,本位主义盛行,胡温“治理过热”,正遭遇全国大小官僚之“节节抵抗”,所谓“宏观调控”,到头来,恐怕只落得个“画饼”。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房地产,究竟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点”,还是“全球最大的泡沫”?人们可拭目以待。


自由亚洲电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