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惊的“右派黑户”生存现状

55万"右派"平反后,在待遇和声誉上真正得到补偿的只是少数高级"右派",多数普通"右派"的命运难以接续反右前的正常轨道,更有部分"右派"和丧失" 右派户口"的人永远远离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在被人遗忘的角落,独自品尝着凄凉的人生。

  7月1日,在吉林省长春地质勘察院,当我第一次见到戈立兆并表明媒体身份,问及一些他的"历史"问题时,戈立兆吓得退后了几步,追问我:"你怎么知道我的?谁告诉你的?"平静下来以后,他仍表示"不想再提"。

   那段始于40多年前、长达18年的"右派"经历,对戈立兆精神上的打击是致命的--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在政治上被视为异己、被孤立的感觉更可怕了。

   而在戈立兆待过18年的地方,直到今天,还有一群人守在那里,再也走不出来。

  由于保民农场六队的场员都是清一色的"右派",当地人戏说,这里是"中国文化程度最高的农业生产单位"……

   1957年开始的"反右派运动"中,中国大陆出现了552877个"右派" 分子。"右派"的身份有些特殊,它既不指经济领域中的地主、富农,也不是政治斗争中的反革命,更不是违法乱纪的坏分子,它专指1957年"整风运动"中向中国共产党提过尖锐意见的"持不同政见者"。

  在那个人人关心政治的年代,并不是只有"政客"才"有幸"戴上这顶帽子,如果你有头脑、热忱率真又肯说真话,就极可能成为其中一员。一旦被戴上"右派"的帽子,你就是改变了政治主张也再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在大陆55万"右派"里,除了极少数政治地位比较高的"知名人士"被送往"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之外,其余的人被分成六个"等级"处理,其中最重的行政处分就是开除公职或学籍,送劳动教养;最轻的是只戴帽子,免予行政处分,在原单位当"反面教员"。

   吉林洮南保民农场正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农场虽然在吉林省白城地区洮南县洮河乡的地面,却归白城地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