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类应该像童年一样生活

 2004-08-23 17:4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回忆童年是最容易使人动情的事情。多年来,我每每看到衣着艳丽的孩子们,在他们的节日里敲锣打鼓、从街头列队而过的时候,禁不住就会热泪盈眶。我有时也纳闷,我何至于这样的脆弱!是的,看到他们,我就联想到我做小学生的日子。


小学校在村东的一座土城里头。上学的前一天夜里,母亲连夜用碎布缝缝缀缀,拼出一个好看的花书包。看母亲这样劳神,我心里还想着,一定要好好上学,将来好报答她。然而正式进学校门的第一天,我就和老师干了一仗。那天我不知什么原因去晚了。老师让我给他鞠个躬。也许他嫌我鞠得不合格,罚我一遍遍地鞠。我火了,不干了。他一把将我推出了教室。我跑回家里,站在父亲面前号啕大哭。这件事本来并无多大意义。但是数年之后,却令我从这件事里吃惊地看到我的秉性。虽然我生性柔弱,但人却是顶有反骨。随之又是一件事。这天放学,我被老师扣留下来,其原因也实在羞于张口!已满八周岁的我,面对着黑板上“1+1=?”,这一道连动物都会算了的算题,却茫然四顾,不知所措。要问这之前我都干什么去了?干什么,一个农村土孩除了玩尿泥抓蛤蟆,他还能干什么呢?

这个老师名字叫张志忠。后来他待我很好。自然我很快就成了他成绩很好的学生。他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一个优秀的人,遇上他是我的幸运。可惜的是他只给我代了一年课,之后便因出色的教学能力被调往县城。他教的拼音,三十年来一直被我熟练地运用。如今我电脑打字用的就是拼音码。

农村孩子,家境都不富裕,有的甚至是一日三餐吃糠咽菜。为了度过严酷的冬天,张老师带着孩子们用砖块将窗子堵起来。个别孩子没棉衣,坐在不生炉火的教室里读书。张老师将他们叫到他的屋里,给没吃饭的孩子东西吃,将压在箱底的棉衣取出来,给没棉衣的孩子穿。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将一个有文化而又懂规矩的形象,摆在了我的面前,成了我为人之初追慕的榜样。此时我竟感慨的是,对于初涉人世的孩童,一个好的导师是多么重要啊。

父辈说,解放前学校里的先生,是整个村庄里最受尊重的人物。他穿着长衫,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挺胸抬头在大街上走,所有人都会向他打招呼。家中遇红白喜事,首先将先生请至家中,请先生将所有的礼式和程序告诉他们,然后一切才能够开展。村子里出了奇异事情,或是有了疑难问题,请教的也是先生。先生是村子里的道德评判员,知识核心和新文化思想发源地。

现在,一些坐在书斋里的学者大谈这样那样的人类史。以我看,那不过是些人类在它文明发展过程里堆起的片断、泡沫或者浮渣。真正的人类史在底层乡间最实际的生活里,在农人怎样出门怎样下田,甚至他的怎样破口骂街和小偷小摸,如此等等,而这些,很难出现在冠冕堂皇的人类史里。

幼年的我很喜欢上学。这不仅是因为学校里有好玩的同伴,有村子里最漂亮的女孩子,更重要的是,学校可以让我暂时摆脱家庭那压抑的气氛,避开母亲无缘由的责打。老师带我们举着小旗子去春游,举行普通话朗诵,各种有趣的体育比赛等等,这些都是无比美好的事情。

春游的那天,老师领着我们站在河边,看着清清的河水从脚下流过,坡上有几棵杨柳,它们的影子婆娑,晃动在脚下的河水里……说到这里,我想起孔夫子与学生说过的话,他言及自己的志向说:春天里,与童子二三人去河边沐浴过后,穿着薄薄的衣服,迎着徐徐暖风,载歌载舞。我想,只有尝遍生活酸苦的人,才会品出这其中的滋味。这是孔夫子对生命意义的透悟之处。

孔夫子的伟大,正是在于他将深邃的思想转换到具体而又细微的生命形式里。所以,作为他学说的人生意识,以及包含着东方文明精神的中庸思想,是永远不会腐朽的。

人类应该像童年一样生活,这也许是人类的终极目标。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