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文化名流炮轰上海 大跃进模式遭批判

 2004-07-27 23:5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与上海渊源很深的李欧梵教授于2002年5月21日在华东师大的讲演中说道:"不要与世界其它国家比,这种竞赛是最糟糕的心态,这是一个最坏的现代性的表现,这是一个最不了解自己国家、城市的一种表现。你应该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让别人尊重你的特色。"在新的一轮城市竞争中,开始有人意识到了:上海正在拷贝西方。
可是,另一轮模仿正在悄然兴起:许多城市的新上任市长都必定会到上海打个转,

取点经。这一热情随着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演越烈。可是,上海值得学习值得效仿吗?上海可以学习可以效仿吗?不同领域的专家和精英提出了自己旗帜鲜明的看法。

让别人去做欧洲的上海、南美的深圳吧--只要别人愿意。我们只要做回自己!

【方方】(作家,现居武汉): 没有一座城市可是成为别的城市的榜样

上海当然不是榜样。没有一座城市可是成为别的城市的榜样,就像每一个人没有必要成为另外的一个人。

上海的好,并非是它的城市外表比别人漂亮和繁华,而是比较起其它城市,她是一个多少讲求游戏规则的城市。跟上海人合作,虽然很烦他们的小气和精明,但却靠得住。

但是,每一个城市都是独特的,充满着本土文化气味的。一味地去模仿上海,屁颠屁颠地按照上海的模式来建设自己的城市,把自己城市原本固有的魅力一一抛弃,这是一些傻瓜官员们的喜好,是他们让自己的城市变得不伦不类。我们只需要记住:上海就只是一个叫上海的城市。如此而已。(笔录/夏楠)

【叶兆言】(作家,现居南京): 上海和周边城市已没有大的区别

我刚从上海回来,最深的一个印象就是:站在我住的宾馆往下看,虽然正对着的已经是上海很宽的一条马路了,但交通特别拥挤,人流量车流量之大让人担心,看来一个庞大的有车阶层正在形成,如果维持现状,以后不堪设想。不知道相关部门有没有意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

这些年来上海和它的周边城市已经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别了,或者说:你在周边城市看不出你是上海人,周边城市的人在上海也没人看得出他是外地人。有种说法"发展得快了就会失去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那么容易消失也就不是特色了。上海最鲜明的特色可能就是要保持一种动态,不断地在发展、在变。(笔录/未来)

【朱大可】(文艺批评家,现居上海): 上海文化是租借文化

上海不是没有文化,但这个文化是面子文化、假领文化。《马路天使》里,赵丹衣服里面露出雪白的领子,那是专给别人看的。而我们这些上海人,就是假领一族,像"塌底棺材"一样没有里子。如今,这种外表的过度繁荣和内在的空洞,对比越来越强烈。

与文化中心北京相比较,北京的电视业的从业人员5年前就到达了20万,而上海至今还不知有没有2万人。全国的制片、美工、摄影,包括港台地区的,全都在北京飘着找机会,上海的电视人,充其量只是供职于官方机构。上海的戏剧也在萎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小剧场一度生根发芽,也出了张献这样的新锐剧作家。但现在,先锋剧场也走向没落了,著名的真汉咖啡剧场不得不卖掉了事,曾真实而美丽的泡沫一个个破灭了。

上海的小说界只出了个王安忆,诗歌更是快完蛋了。而文学批评,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了,丧失了先锋性和前卫感。现在,上海连流行音乐也没有了,更不用指望摇滚了。这可能不仅是上海的问题,但一些很有创新精神和锐气的艺术家在上海不得不被"招安":瞿晓松去了音乐学院,马原当了老师,格非跑去了清华……因为他们会感觉得自己整个被上海消解吸纳掉了。在上海,一种强烈的规范意识在影响着每个人,个性是很难保持着它的锐利的。

很多人说,上海可以容纳任何人。不错,但前提就是你不与任何人发生关系。我出生在上海,住在上海,生活在上海,但我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惟独没有上海的朋友,也与上海的文化没有任何交流。这保持我自己的独立性,得以从容地与世界交流。上海的文化环境很封闭,本质上是保守的,不宜成为国际大都市。而现在的建筑格局还在加剧这种隔膜。30万台湾人在上海,认可上海,是因为上海的封闭使他们感觉安全和自在。

上海想做成一个万国博览会,可惜这是租借文化。上世纪30年代的海派文化,海纳百川,中国的老作家中没有一个不是在上海作过一番事业的,鲁迅、巴金、茅盾、施蜇存、叶灵凤、戴望舒……他们从外来的文化催生出了原创的东西,可以破解各种文化障碍,所以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文化高峰。而今天,虽然上海的大剧院很豪华,艺术节很庞大,但那都是别人的热闹,对自己的文化没有推动,永远都不是自己的根基。

【李岱】(CHANNEL[V](中国)音乐台台长,现居上海): 上海本土年轻人太自高自大

上海在近几年发展这么快,有两个优势:一是上海的市民阶层是最会吸收外来文化的群体;二是上海的政府很得力,政府对于上海的发展可以说是全力以赴。在我所参与到的申博中,我能感受到上海政策的开明。

不过,作为一个打造流行文化的传媒来讲,上海所缺乏的是原创力,要把上海打造成文化中心也有相当的难度。

我在香港生活8年的体验来讲,我觉得目前的上海,和香港暂时还不太具备可比性。由于特殊的身份和历史背景,香港的金融、银行、法律等管理机制已经达到了十分完善的地步。比方说,在香港开户、转帐、开支票等金融活动是可以通过网上和电话很快捷就完成;但在上海,这些面对个人帐户管理的金融手段几乎都还在起步阶段,另外金融、法律方面的人才上海也远不如香港。所以香港有自身的优势,而上海也更要照自己特点发展,不要一味想当金融中心。

在上海发展的路上,还有一个弱点,是上海本土年轻人的自高自大。因为是本地人,优越感太强,使得很多上海本地年轻人反而竞争不过外地的年轻人。我的深切感受是,上海优秀的人才还是太少,而本地年轻人眼光又很高,这也许是上海发展太快带来的后遗症。

【李杭育】(文艺评论家,现居杭州):上海不是文化熔炉

上海不能用榜样城市来描述。上海这座城市不错,但她的城市功能不必其它城市来担当,她的发展态势也没有可模仿性。

上海的文化也有偏颇之处。上海外来人口特别多,但和城市却不能很好地融合。历史上,上海的海派文化是与各地知识分子都来到上海发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而现在,中国人口浮动的主要还是打工者,知识分子流动的趋势并没有出现。一个大都市的文化形态应当是杂交的。我在纽约呆过,纽约就是一个大熔炉,而上海却完全不是,非常单一。

杭州也在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内,我认为杭州不应学上海,而是应利用上海。例如,上海的工业成本高,一些服装等行业就渐渐向杭州上、江苏等地转移;上海的人口庞大,对杭州就是巨大的旅游资源。

【许知远】(时政观察家,现居北京):机械了,工具化了,就缺乏魅力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与上海全部的接触无非是从一个酒店到另一个酒店、从一个场合到另一个场合,这都是上海的断面,所有的断面也都呈现出精致和舒适,但这都是一个很狭窄的圈子里的生活。说白了,上海缺乏那种吸引我的城市气质,它没有惊喜、没有迷茫、没有莫名其妙的东西……挺没劲儿的。我喜欢寻找冲突感,喜欢大城市里那种混乱而多元。但上海给人的感觉就像每天走在上海大街上整齐规矩的白领,目的太鲜明,步子也太坚定。就像所有那些目的明确的东西一样,机械了,工具化了,就缺乏魅力。

【刘洲伟】(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主编,现居广州): 上海已经成为长三角的大上海

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就是上海,而上海的经济能量向长三角辐射,形成经济上的大上海概念。上海本身就有产业优势,比如制造业,已经吸引了欧美、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大量投资,而苏南、浙江作为上海的腹地,也都有各自的产业优势。大上海,已经成为一个能量巨大、相对独立的经济体。

如果说以前的上海给人的印象是国有资本比较雄厚的话,现在的上海正在成为多元化经济的大市场,国有资本正在逐步退出许多行业,外资和民间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大。

【毕竟】(《香港商报》首席记者,现居香港):上海的中心城市定位不可学习

上海既是榜样,又不是榜样。上海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给大家树立了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是榜样。

但是,别的城市学上海,只能是东施效颦。学习也是不经济的,成本太高了。

首先,上海的城市定位有着不可学习性,她的城市功能是辐射全国甚至东亚的金融中心。从历史上来说,上海有着"东方巴黎"的辉煌;从地理上,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华东地区、东部沿海。难得的是,上海周边的城市,甚至更远的合肥、南昌都自觉根据上海的规划来调整城市功能。而珠三角的穗、深、港都在争华南的龙头地位,北京、天津也各有自己一套城市规划。这点远比不上上海的辐射力。

其次,上海城市文化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历史上,上海文化是苏锡常一带文化的结合,而这一带又是东晋士大夫阶层的落脚点,江浙一带的进士历史上就是最多的,依托这种深厚的文人传统,上海人形成今天文雅、精致的风格。上海尚实力不尚空谈,所以上海人特别讲究规范化。《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二的许荣茂的儿子谈到,在他投资的公司里,上海的公司是最规范的。以前,广东发展迅猛是因为"敢为天下先",而现在,是一个"谁规范谁发达"的理性市场了。

第三,上海还是中国政策催生的产物。上海就像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圣婴。国家对上海高度重视,给上海提供了许多优惠和便利,甚至还有大量的资金,给上海提出一个建设中国的经济龙头和金融中心的目标,上海也确实因为政府效应吸引了很多外资。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以后,起码还可以把繁荣再延续十年。

上海也有自身的弱点。第一,上海的支柱是国有企业,但是上海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效并不明显。第二,上海的经济发展很快,但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却不多,老百姓的工资、乘座出租车次数、人均居住面积、可支配收入等等变化和其经济的发展不成比例。而且,上海繁荣的背后还有很多弱势群体,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较大,而反映食品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的恩格尔系数也偏大。第三,上海是政府政策支撑起来的,是靠外向型经济来推动的。外力并不是最可靠的东西,下一步上海就要考虑自身发展的动力,寻找一种更深层次、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了。这才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何立伟】(作家,现居长沙):经济的开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异和讽刺

城市与人一样,魅力来自个性。实际上,它不需要所谓榜样。我在上海生活过,我觉得她相当不错,她的迷人处是非常现代。但我也喜欢我自己的城市长沙,她的迷人处是非常散漫,她符合我的性情。我设想长沙学成上海的样子,我会觉得我自己无处安身。

上海最成功的地方是吸引了全世界的外资外企,以及她在城市发展上的战略规划。相对来说,她的文化却极为保守,这不仅是因为上海缺少文化的创造力,而是这创造力受制于各种来自政治因素的限制。上海的纸质传媒的质量无法与北京、广州、成都城市相比,电视传媒的活泼丰富也不能同北京、湖南和浙江比,甚至三十年代风起云涌的海派文学也式微到不能同毗邻的南京比。这种经济的开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异和讽刺。

我感觉到,上海的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部分都是来自外省人。那些最具创业精神,打拼精神的,几乎都是外省精英。而我接触过的上海本地人,都比较求安逸,他们愿意生活是精致的,放着奶油和方糖的。他们还有毫无道理的优越感,显得十分可笑。

【张贤亮】(作家,现居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