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锋:还证于民取代还政于民?

香港政制发展的辩论由于民主派的“退一步”说而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这变化是喜剧还是悲剧,还得看民主派衮衮诸公今后的表现。这“戏剧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前民主党人、“工人阶级”的代表人物刘千石首先提出中央政府与民主派各退一步,紧接前民主党主席李柱铭第二天也表示将在立法会提出和解动议;是他们“英雄所见雷同”或“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民主党的党内机密外泄而闹 “双胞”?

二、民主派与亲共人士对刘、李“转”态度似乎也正好相反,民主派认为刘“错了”或“投共”或“□腰骨”,对李则没有甚么批评;而亲共人士则认为刘有诚意,特首董建华还特为单独接见,而对李则认为是要拉抬民主党选票的权谋。这算不算民主派已经被中共分化?

三、民主派中,除了刘、李两派外,自然也还有不谈“退一步”或“和解”者,因为他们一向并不反对和解与沟通,而是中共连沟通都拒绝,遑论和解。当然,有时也有“秘密沟通”,但是这容易使战友之间疑神疑鬼而被中共分化,所以司徒华反对。香港市民应该站在哪一边?

在七一游行前夕出现这种纷争,对游行会有甚么影响?在九月立法会前产生分歧,对选民又有甚么影响?这些都要妥善处理。

笔者不反对适当妥协,然而有一个原则问题是不应该退让的,那就是“还政于民”的口号不可改变。中国政府自称是“人民政府”,货币是“人民币”,“三个代表”有一个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为何“还政于民”就是“港独”,就是“颠覆”?要货真价实嘛。

用“庆回归,争普选”来代替“还政于民”也不知所谓。别忘了,八○年代香港民主派的口号是“民主回归”,结果却是“专制回归”,也因此回归七年,样样倒退,何庆之有?这些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刘千石在同董建华会晤时,为香港民主派争取“回乡证”,这也许是一番好意,但是有没有提出更重要的民主诉求呢?难道“还证于民”可以代替“还政于民”?而在某些人看来,“还证于民”的理由是可以回到祖国体验中共的“伟大成就”。这不是中共的统战伎俩吗?在外资大量投入的情况下再没有成就,还能维持到今天?问题在老百姓能享有多大的成果?分配是否公平?为何贫富不均扩大?为何贪污腐化?这些可以回乡“参观”吗?而不需要回乡可以知道的是,六四以后中国人权没有改善。

如果连小鳄都知道自由的可贵,“回归”渔护署后就“绝食”而不对鳄笼内的任何美食动心,那么深受自由民主思想薰陶的香港市民,难道还不如那只倒霉的小鳄?

--转自(苹果日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作者:凌 锋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