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与陈水扁 阿Q与韦小宝?

(亚洲时报在线记者杜圣聪6月18日报导)最近两岸隔海叫阵,中国大陆声言要修理绿色台商许文龙以及歌星张惠妹等人;台湾也不甘示弱,要通过新台币六一○ 八亿的购置潜舰专案,更要研拟飞弹直捣三峡大坝。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将心比心”。这句老生常谈的话,妇孺皆知,唯独两岸高层对此似乎不甚了了。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虽然历经若干折磨,毕竟苦尽甘来,青云直上,在地方上做出一些实迹得蒙中南海高层青睐,被遴选为“跨世纪接班人”。在大内宫廷中深自内敛,以致一统天下。原本,大家对于胡锦涛是有期望的,希望他能以智慧化解两岸间的捍格。可惜,尽管他的手段灵活,一个“一个中国”原则上有邓小平的政治光环,谁也不能动;而“经美制台”的操作手法,从格局上压迫台湾的生存空间,在手法上更有意无意地导引“爱国主义”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更使得两岸关系陷于谷底。

胡锦涛这种手法,对于稳定中南海内部诡谲的政治生态,或者是反应一定程度的大陆舆情有其盘算,但实际上却是愧对前辈。毛泽东在述及兵法曾云,“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则是要重视敌人。”放置到现今的两岸情势,如果要想真正解套,对于战略上的“一个中国”的认同,操作自不必限于一角一隅的得失。而是在战术操作上的争取台湾民心、和台商交心上头应该大力强化。如今反其道而行,焉能获得台湾民众的认同。

或许有好事者会说,中国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对台湾什么都可以忍,就是不能忍受台湾走向独立。一旦戳破了这条底线,脾气再好的阿Q也会抓狂。但这又算什么呢?大陆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如果不能做到近悦远来,甚至做到让台湾民众能够“箪肆壶浆以迎王师”,这种皮里阳秋式的阴奉阳违,对于大陆又岂是件光彩的事?

用行销的概念来说,大陆应该要反省这几十年来操作“一个中国”原则在台失败的主因,不在这种论述的“产品”(Product)如何调整,而在于行销“通路”(Place)无法传递到台湾民众心坎里,更在于“促销”(Promotion)方式一直以政治挂帅,阴谋为体,自然各种言论如马耳东风,听过即忘。不反躬自省“一个中国”行销到台湾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老是把矛头对准台湾,这不是阿Q,又该是什么呢?

至于陈水扁恐怕只有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差堪比拟。陈水扁从二○○○年以来,先是说过“四不一没有”,再提及“各表一中”,随即提到“一中各表”、再提及“两岸统合论”、再提及“一边一国”、再提及“邀请江泽民到大胆岛喝茶”、再提及“公投制宪”。今年“就职”后,在美国的压力下,以“正面表列”的方式,逐项念出修宪的内容,并含蓄暗示本次修宪已与制宪公投脱勾。在这个过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配合他过人的意志力以及善钻“巧门”的政治嗅觉,别说连宋两个老人家只能徒呼负负,就连中美两国也被耍得团团转。

其实,陈水扁的问题不是出在台独与否,而是在于捉摸不定,难以信任。台湾独立本来就是一种在特定时空下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可以被讨论、甚而至于可能被台湾民众实践的一种政治诉求。台湾民众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享受过经济果实,却也饱尝噤若寒蝉的白色恐怖以及二二八屠杀,这些历史的情结尚未去除,随着台湾本土菁英的全面崛起,透过国家行政机器企图强力拨乱反正,结果当然是越帮越忙。其间又有蓝绿政治人物反覆动员民粹,让台湾整体价值观受到严重混淆。当此之时,陈水扁又以“一变再变”颠覆国家领导人应有的诚信,不能、不敢且不愿明示台湾整体的国家定位方向,台湾焉能不乱,而两岸在认知无所适从下,只能且战且走,难有云破月开的明朗之时。

总而言之,两岸应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好好想一想什么叫做“将心比心”。胡锦涛应该正视中国潜在的“阿Q”性格,走出“阿Q”所认定的“一个中国”的误区,准确地理解、并找出适当的渠道向台湾民众诉求大陆温暖有情的“同理心”。至于陈水扁则应该收敛嘴皮子,去除韦小宝式的舌灿莲花,摒弃挑动族群民粹的操弄,耐心且持续地对大陆释放出善意,并体悟“惟智者能以小事大”的细腻操作才是。

一个是胶柱鼓瑟的中国阿Q,另一个则是不折不扣的韦小宝,双方都未见高明之处。诚心正意方为两岸沟通之本,过去的阿Q和韦小宝,现在可以休矣!

(编者按:两岸关系深受各界关注,惟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评论皆从权术和政治角度出发,反而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民间的意见,每每备受忽视。本文作者为台湾资深新闻工作者,他以两岸同理心的角度,阐释他认为现时中国大陆台湾政策上的盲点。除胡锦涛和陈水扁外,本系列将陆续比较包括曾庆红和吕秀莲等两岸领导人的风格等,敬希读者垂注。)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