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一词的由来

“病入肓”,是形容疾病已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这“膏肓”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据说,当时晋景公生了一场大病,久治无效,不得不向西边的邻国之君秦桓公求救。秦桓公基于多种原因,马上派了一位名叫缓的良医前去治疗。

在缓到达晋国之前,晋景公做了一个梦:他仿佛听到一个小病魔焦急地问:听说缓医术高超,我们怎么躲避呢?另一个小病魔回答道:可以藏在‘肓之上,膏之下’。在古代,所谓“肓”是指心脏与膈膜之间的空隙,“膏”,是指心尖处的脂肪,“膏肓”,也就指心下膈上之间。这一部位不能用针灸治疗,药力又难以到达,所以医治起来十分困难。

缓到晋国后,立即给晋景公仔细检查了病情,并如实地告诉他:您已病入膏肓,我也无能为力了。晋景公虽然无奈,但一听“膏肓”二字,马上联想到他梦中情景,还是称赞了他的医术,并对他予以赏赐。

从此,人们一听到某某人已经“病入膏肓”,就认为他将不久于人世。但我国古代的医生们却不然,他们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攻克了这一难关。时至隋唐,医家便于人的背部第四胸椎两旁发现了一个叫作“膏肓俞”的穴位。针灸该穴,可使人体康复。到南宋时期,名医庄绰还就“膏肓俞”专门写了一本书,名曰《膏肓灸法》,并附有插图,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该法的功能等等。

时至今日,在医书中已很少再见“膏肓”一词,它的出现,倒常常在一些文学著作中。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