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如何过年
新年颁赐“福”清代宫中习俗,每当新年之际,皇帝总要在内廷御笔书写若干“福”字。所写出的第一个“福”字,一般是悬挂在干清宫正殿,另有一些张贴于宫苑各处,更多的则是颁赐在京九卿朝臣和地方封疆大吏,以此联络君臣感情。
追溯起来,清代皇帝御赐“福”字,应该说是从康熙开始的。后世皇帝纷纷效仿,敬循家法,岁岁遵行。皇家认为,十二月是进入年终的月份,在这岁末时节,人们祈望吉祥,驱避邪魔,以图本年得到一个圆满的终结,并满怀欣喜地恭候迎接新的一年。因此,雍正说:“年来冬月封印以后,政务略有余闲,朕手书‘福’字,赐内外大臣。”
雍正及其后各位清帝每年御书第一份“福”宇,必敬用康熙珍用的那只笔,这只毛笔笔管髹漆,色黝,字填以金,上镌“赐福苍生”正楷四字,被认为是“吉祥法物”宜于赐福。御书“福”字用的纸笺,多是丝绢制做,以丹砂为底色,上绘金云龙纹。
向京城内的王公大臣赏赐“福”字,一般是在十二月二十日之后。御赐“福”字的仪式,在干清宫或重华宫举行。届时,受赐官员依次跪于案前,仰瞻天子御书“福”字,叩首谢恩。接着,两名太监面对面地恭持“福”字笺慢步而出,受赐者再在“福”字下面叩谢,寓意满身都是“福”,礼毕,再恭捧“福”字退下。大致说来,在京朝臣每年大约有10人左右受赐“福”字。各省将军、总督、巡抚等大员接受御赐“福”字,多由受赐官员的家人或属官,在赴京呈递奏折时顺便领回。如雍正元年(1723)腊月间,河南巡抚石文焯派家人进京递送折子,“仰蒙圣主赏赐御书‘福’字朱笺一方”,于年前带回衙署。雍正二年(1724)正月十五那天,湖广总督杨宗仁的进折家人“敬捧皇上钦赐‘福’字回楚”,为这位总督大人元
宵节带来了最佳礼物。作为封疆大吏,凡有钦赐“福”字,均“率文武各官,出郊跪迎,至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然后,再专门写一道奏折谢恩,对皇上的“隆恩”和“垂念”感激一番。清帝每年向外省官员赏赐“福”字有多少?笔者统计了雍正二年(1724)春节前后赐“福”档案,共有14份。
天子赐“福”,百官自当引为殊荣,无不视为至宝,精心保管。雍正元年(1723)腊月,河南巡抚石文焯收到恩赏“福”字,“敬谨装潢,高悬正中,朝夕瞻仰,如觐天颜。”并表示要“传之子子孙孙,奉为世宝。”雍正四年(1726)正月.山东巡抚陈世倌捧到御赐“福”字,“敬选良工,钩摹制匾”,敬悬于衙署中堂。
个别宠臣还有幸连年得到皇上的“福”字。两广总督孔毓王旬是孔子的后裔,他于雍正四年(1726)正月二十日捧到一幅御书“福”字,在谢恩折上他写道:“臣开卷跪阅,笔力坚劲,较上年所赐‘福’字尤见精彩。”又说,“皇上颁赐‘福’宇,不特臣一身一家受福,即两省文武兵民无不共蒙圣上之福庇。”雍正批复:“此一字,原与诸臣天下臣民共之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朝在任31年的尚书王际华,曾有幸得到皇上赏赐“福”字24张,他不但装裱悬挂在堂屋内,而且还自诩此屋为“二十四福堂”,其光宗耀祖自不待言了。
皇上在向臣工恩赐御书“福”字的同时,有时也顺便赏发一些其它物品。以雍正朝为例,雍正二年(1724)大年初一,管理黄河河道的河南副总河嵇曾筠在中牟工所接到皇上新年赐品,除一幅御书“福”字外,还有克食、全羊等物。雍正四年(1726)正月十四日,署浙江巡抚傅敏收到御书“福”字一幅,另有汤羊一只。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二十二日,河南总督田文镜收到御书金龙朱笺大“福”字一幅,此外还有大小荷包3个,紫毫貂皮20张,朝衣、蟒袍各1件,以及广橙、哈密瓜等大批物品。
除“福”字外,清朝皇帝还常常写些其它贺年吉言赐给臣工。雍正九年(1731)二月初四日,福建总督刘世明收到一幅御笔大字:“新年大禧”。嘉庆时曾写“寿”字赏给年迈近臣。道光赏赐“龙”字也是常事。
从现存雍正朝档案看,几乎每年春节前后臣工奏谢恩赐“福”字的奏折都是接连不断,说明雍正是年年赐“福”的。
干清宫家宴
清帝及其爱新觉罗家族在节庆之日于干清宫举行的阖家盛宴。清制,凡遇皇帝万寿、元旦、除夕及诸令节,帝、后、妃、皇子、皇孙以及王公们阖家在干清宫举行盛宴。如:除夕宴每年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即在干清宫丹陛上左右安设两座万寿天灯,丹陛下安设两座天灯。自此日起,每天晚上点灯。其万寿灯自树杆之后,左右各悬万寿宝联16幅。每幅两面都绣金字联句。至除夕,于皇帝升保和殿筵宴时,总管内务府大臣率员役由干清门进,换联安灯,并安设两廊暨甬道石栏上灯。上灯时于丹陛上排立行礼。奏乐“火树星桥之章”。除夕宴由皇后等陪宴。元旦宴由王子、阿哥陪宴。先期由宫殿监奏闻,得到皇帝批示后,交所司准备。宴会之期,于干清宫檐设中和韶乐下,于干清门内设丹陛大乐,于交泰殿檐下设中和韶乐,于干清宫后檐下设丹陛大乐。承应宴戏人等集于宫内听候传谕。尚膳备馔,尚茶备茶,宫殿监率所司设宴桌于宝座前,设皇后宝座筵席于御座东,西南向稍后。左右设皇贵妃、贵妃、妃、嫔筵席,东西向,俱北上。是日,宫殿监将皇后仪仗由干清门两旁门,引至交泰殿左右陈设。引王妃、公主、格格、命妇由苍震门入,在交泰殿外丹陛下排立。宫殿监奏请皇后率皇贵妃、贵妃、妃、嫔等位具礼服,会集干清宫东西暖阁,候皇上还宫时起祝。乃奏请皇帝入宴,中和韶乐作。乐止,皇后以下各于位次行一拜礼,丹陛大乐作。礼毕,乐止。皇后以下各入座进馔。丹陛清乐作,乐止,承应宴戏。进果,檐下清乐作,乐止;进酒,丹陛清乐作,奏《玉殿云开之章》。皇帝进酒时,皇后以下各出座,跪,行一拜礼。乐止,仍各入座。承应宴戏毕,皇后以下出座谢宴,行二肃一跪一拜礼,丹陛大乐作,礼毕,乐止。宫殿监奏“宴毕”,皇帝起座还便殿,中和韶乐作。乐止,宫殿监奏请皇后以下各还本宫。再,每逢万寿圣节时,内务府都进食物九龙盒。“九龙盒”又称“九九盒”,即九九八十一盒食品。有万字饼、寿字酥、福字饼、禄字酥、吉祥饼、如意酥、福寿饼、鹤年酥、长春饼、百花酥、三桃饼、松仁酥、七星饼、花桃酥、松寿饼、苹果、百合、鸭梨、广橙、蜜饯桃脯、蜜饯杏脯、蜜饯果脯、蜜饯杂脯、熏猪、熏鸡、熏鸭、熏肉,计27种,每种3盒,共81盒。九九盒的喻意在于九字是数目字当中最大的,古人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臣仆们以最大的数字向皇帝进呈食品,以表示祈祝皇帝万寿无疆,永久统治。此外,每年中秋节家宴时,内务府备用瓜饼。从上述家宴情况看。家宴环境虽然也表现出封建礼仪制度,但总体上与国宴比较,则表现得较为随便。康熙帝曾于干清宫行宴作诗描述了皇帝与后妃们一起在佳节之时,欢聚一堂,喜庆节日的情景,并写出宴饮时,气氛和谐,情绪热烈的心情。诗中写到;“今夕丹帷宴,联翩集懿亲。传柑宜令节,行苇乐芳春。香泛红螺重,光摇绦蜡新。不须歌湛露,明月足留人。”清代养生学家张英在总结养生之道对饮食环境的要求时写到:“冬则温密之室,焚名香,燃兽炭;春则柳堂花榭;夏则临水、临竹,或荫乔林之阴,或坐片石之上;秋则暗窗高阁;皆所顺四时之序,又必远尘埃,避风日,帘幕当施,则围坐斗室;轩窗当启,则远见林壑,斯餐香饮翠,可以助五藜藿鸡黍之趣。故曰:食岂易言哉!”可见养生学家追求天工美景的宴饮环境,更富有诗情画意,力求自然美与宴饮活动的和谐。
太和殿国宴
清代,国家于庆典之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宴会,即于太和殿举行。清制,每年于元旦日,都要在太和殿举行盛大的国宴,招待各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以庆贺新年的开始。太和殿正中悬挂有御题匾额“建极绥猷”,两边对联是“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求厥宁。”这种宴会是出于政治及礼仪的需要。出于礼节,皇帝一般亲临宴会却不进食。大宴于午正时举行,而皇帝正餐用于辰刻、晚膳于未时。太和殿筵宴的布置有一定规定。按照规制,宴会之日五鼓,銮仪便率官校至殿前,于丹墀内设皇帝的法驾卤簿。两翼卤簿之外,各设八个蓝布幕棚,棚下设三品以下文武官员的宴桌,外国使臣的宴桌在西班之末。乐部率和声署于太和门内檐下,东西两侧设丹陛大乐,仪制司郎中奉在京王公百官贺表入殿内陈左楹表案,内阁中书奉笔砚陈右楹案上。光禄寺于殿内宝座前设皇帝御宴桌张,殿内再设前引大臣、后扈大臣、豹尾班侍卫、起居注官、内外王公、额驸以及文武大臣和蒙古台吉及各民族的伯克等人的宴桌共105张。其次,太和殿前檐下的东西两侧,陈设中和韶乐和理藩院尚书、侍郎及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人的宴桌。太和殿前丹陛上的御道正中,南向张一黄幕,内设反坫,反坫内预备大铜火盆两个,上放大铁锅两口,一口准备盛肉,另一口装水备温酒。丹陛上设宴桌43张,在这里入宴的是二品以上的世爵、侍卫大臣、内务府大臣及喜起舞、庆隆舞的大臣等。干清门外由领侍卫内大臣两人率领豹尾班执枪,侍卫、佩刀侍卫各10人立于门外。礼部堂官两人立于干清门阶下,前引大臣10人立于太和殿后阶下等候。太和殿大宴原设宴桌210席,用羊百只、酒百瓶。乾隆四十五年(1780)规定,减去19席,并减去羊18只、酒18瓶。嘉庆、道光以后又有所增减,筵宴中皇帝所用御桌由内务府恭备,其它宴桌由大臣们按规定恭进,如若不敷,再由光禄寺负责增备。按规定。亲王每人进8桌(其中大席1桌:银盘碗45件、盛羊肉大银方1件。盛盐银碟1件;随席7桌:每桌铜盘碗45件、大铜方1件、小钢碟1件)羊3只,酒3瓶(每瓶10斤);郡王每位进5桌。其中大席1桌,随席4桌,每桌等级均与亲王同,羊、酒数也同亲王;贝勒每位进3桌,羊2只,酒2瓶;贝子每人进2桌,羊、酒数同贝勒;入八分公每人进1桌,羊1只,酒1瓶,贝勒以下进宴席的器物,均与亲王、郡王随席同。所进器物都用红布遮盖;羊都是蒙古大羊。宴会之前,先行文宗人府,报明大臣名衔、应进桌张以及羊、酒数目,宗人府汇总送礼部查核后,奏明皇帝阅览。太和殿国宴的环境,目的强调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其宴间的各种制度,处处显示等级差别,宴会气氛体现出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观。
- 关键字搜索: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