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爆发疑有导火索
有香港专家指出,H5N1禽流感爆发,可能与一种鸡传染性华氏囊炎病毒有关。他又称本港现时使用的禽流感疫苗只针对H5N2禽流感,加上H5N1禽流感病毒亦已经出现变种,疫苗效果成疑。据大公报报导,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动物学系副教授梁志清昨日指出,港大最近发现H5N1爆发可能与另一种能导致鸡传染性华氏囊炎的病毒(Infectous Bursal Disease Virus,简称IBDV)有关。该种病毒并不会传染人类,但能够影响鸡只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令鸡只抵抗力大降。他们怀疑鸡只首先感染到IBDV,然后感染H5N1病毒而引起爆发。
他说,港大研究人员发现,本港自一九九七年爆发H5N1禽流感以来,至今共有五次H5N1禽流感爆发,每次爆发前约半年,都曾经爆发过鸡传染性华氏囊炎,而且鸡只死亡率出现异常攀升,由一般爆发时的5%至10%,激增至30%至40%,相信IBDV病毒与H5N1的爆发有密切联系。今次虽然本港周边多个地区出现H5N1禽流感疫症,但本港半年内都没有出现过鸡传染华氏囊炎爆发,故此迄今未有出现禽流感爆发。
他又指出,香港现时爲鸡只注射的禽流感疫苗,是针对H5N2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对于本港的H5N1禽流感病毒品种只有约八成效用,且只是针对在一九九七年在港爆发的病毒类型,现时在亚洲爆发的禽流感,据推测元凶的H5N1病毒已经变种,疫苗的效果更令人存疑。他呼吁当局尽快拨款研制新的疫苗,估计若获得病毒的基因排列的资料,六至八个月便可以制出疫苗。
梁志清表示,港大已经开始展开IBDV病毒疫苗的开发,需要约一百万港元经费,由于缺少资源,现时只有靠热心农友筹措的十多万元进行IBDV病毒疫苗的研究,预计需时六个月。
- 关键字搜索:
-
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