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网络用户隐私问题渐使大众感到惶惶不安

 2004-01-20 22:0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近年来,数据挖掘(Data Mining)已成为企业热门的话题。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更是将资料开采视为二十一世纪十大明星产业,举例来说,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可藉由其技术将庞大的顾客资料做筛选、分析、推演及预测。但生活于趋向网络化的社会中, 我们能完全信赖公司和政府机构不因商业上的利益而善尽其安全维护民众资料的责任吗? 此时此刻, 保护网络用户资料隐私权的议题在2004年越来越受到更广泛的注目。 

据西雅图时报1月2日报导, 刚上任不久的希尔顿大饭店销售部经理,爱德华━索克洛(Edward Socorro)就因公司雇人调查其背景资料并得知他曾在监狱中待过六个月, 而请他离职。事实上, 爱德华并不是前科犯。但即使在他请了律师申诉希尔顿大饭店的调查是错误的, 对他的损害已是不可挽回了。

处在现今信息流通化的社会, 个人数据库的取得早已不是难事。许多雇主、校方、甚至是义工组织皆依其来决定是否雇用来面试的员工。但是这些资料未必百分之百正确可靠,有些资料上显示有犯罪记录但实际上是清白的,这种错误足以使当事人丢掉饭碗。目前, 不论是用户的出生年月日、社会安全局号码或是法律诉讼权、离婚纪录等私人资料,在网络上皆极易取得。有鉴于此,个人数据保护提倡者及公民自由团体严正指出调查背景资料的行为, 皆明显违反联邦雇用法律和消费者检验资料的信用报告法令条款。

个人数据保护权力之票据交换所(the Privacy Rights Clearinghouse)主任贝丝-吉文 (Beth Givens) 明确表示: “我认为网络用户的个人资料纪录之维护权已是当今时代最具挑战性的公众议题。” 另一方面,激进份子也极力呼吁在现今数字化时代,人们应思考隐私权被入侵的严重情形。而个人数据保护提倡者也指出藉由科技的改善,都让政府机构、广告业者和保险公司易于以不同的管道获取精确的个人资料。诸如此类现象的浮现, 犹如美国公民自由联盟(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的科技兼自由部门署长贝瑞-史丁哈德(Barry Steinhardt) 所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指出 “ 生活在高度受到监视的社会中, 我们的一言一行, 有些人也许说每个念头, 皆无时不刻的被追踪着...”

不可讳言地来说, 我们此时已进入一个后科学时期的风险社会,既有的知识与体系都无法提供解答与解决;而强大的高科技、高密度的都市、快速流动的交通和传播,无形中也加速了道德淡化的后遗症,趋使每一个人都很脆弱。 而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很可能影响众人的安全。因此, 在这个全球化的风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警觉到自己的公众责任,必须要为他人设想。 这些听起来似乎是老掉牙的德行,但此时却变得如此急迫,如此真切。 如同贝瑞-史丁哈德(Barry Steinhardt) 所大声疾呼的话语 : “反省自己所行是否合乎道德标准, 以及雷厉风行的扫荡那些危害个人隐私权的窃贼们,实是刻不容缓之事啊!”


大纪元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