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富收购福建亚洲银行 收购行动被疑幕后交易

安然香港报道,2003年12月29日,中国首富马明哲控股的平安信托投资公司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将共同出资2000万美金,联手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并将收购够的福建亚洲银行改组为平安银行。此消息一出,引发中国金融业一片议论,并让人们再次体验了中国首富马明哲的“高层公关能力”。

一、“平安银行”已获特许批准

2003年岁末,现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给了中国首富马明哲一个“大馅饼”。12月29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马明哲控股的平安信托投资公司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分别以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资金收购福建亚洲银行100%的股份,各自持股50 %。

外界对福建亚洲银行实在陌生。记者遍查资料及采访业界人士方才获悉,福建亚洲银行是在1992年成立的一家商业银行。其最初股东为中国银行福建信托谘询公司和香港中亚财务有限公司,双方各持50%的股权。香港中亚财务公司当时的母公司是印尼首富林绍良控制的中亚银行。后因政策要求,中国银行承接了中国银行福建信托谘询公司持
有的

福建亚洲银行50%的股权。

这样,马明哲的平安集团将成为与中国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一样的拥有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和保险的金融集团。所不同的是,光大和中信都是国有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平安则是一家以国有名义私人控股的金融机构。

据平安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收购结束后,平安方面将再出资2300万美元,收购汇丰方面所持有的23%股份,使自己的持股比例扩大到73%,而?丰方面的持股比例则降为 27% 。

另据中国银监会方面的消息,该会已经允诺,将同时批准福建亚洲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这样,平安方面将累计出资4300万美金获得福建亚洲银行73%的股份,而汇丰方面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不仅收回了全部的2000万美金的投资,还获得300万美金的投资回报,更获得平安方面的“赠送”的27%的福建亚洲银行股权。

如此交易,难免让人生多少猜测。

二、“特许”获准挑战法律监管

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12月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

而在平安和汇丰对福建亚洲银行的此次收购行动中,汇丰方面作为外资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股份开始高达50%,随后降为27%,但仍高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上限的规定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先前颁布的《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第十五条:

“单个股东投资金额超过金融机构资本金10%以上的,必须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而平安信托投资福建亚洲银行的持股比例高达73%,远远超过10%上限的要求。

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本办法自2003年12月31日起施行”。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平安和汇丰收购福建亚洲银行的审批却是在2003年12月29日。正好规避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第八条的限制。

这样的突击审批,也使人们议论纷纷。

三、收购行动被疑幕后交易

中国银行为何急于转让其持有的福建亚洲银行股权?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合资银行何以最终被平安相中呢?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报料,2002年10月,?丰集团以高达每股20元港币的高价收购了平安集团10%的股权。而此后,平安集团方面由于投资连接保险欺诈事件的影响,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持续下滑,国有股东招商局和中远等大企业集团相继退出。

不久,更爆出平安董事长马明哲通过新豪时和江南实业两家公司事实操纵平安主要股权。2003年8月,深圳市政府宣布免去马明哲平安集团总经理职务。并且,平安方面宣称的在2003年集团整体在香港上市也成为泡影。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香港和美国的成功上市,又凸显中国政府对国有金融机构的大力扶持。

因此,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此项收购福建亚洲银行的交易,可能是马明哲为了安抚汇丰的钜额投资,通过关联交易部分补偿汇丰方面的投资损失。

更有平安内部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2002年,马明哲曾专门前往北京“秘晤”时任中国银行行长的刘明康。中国银行后与平安签订联姻合同,中行8年内逐步拿出7成网点代销平安保单。而刘明康此前曾出任福建省省长助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等职务。在福建省拥有深厚的人脉关系。

因此,也有人士猜测,此项收购行动系刘明康与马明哲幕后极力撮合。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