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 一个导致疾病和死亡的社会问题
抗生素滥用:一个导致疾病和死亡的社会问题深读指引: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的负作用会使身体器官受损,而且滥用抗生素将会破坏体内的正常菌群,使病菌耐药性增强而导致疾病无药可治。
我们当中许多人都有滥用抗生素的经历,滥用抗生素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除了医生水平及患者缺乏医学知识这些医学因素外,在中国:医药不分、以药养医导致医生乱开药、开贵药;药店无需处方可随便买到抗生素;药厂过多一窝蜂重复生产抗生素,导致无序竞争;滥用抗生素无“法”监管等体制、法律方面的因素,都使滥用抗生素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一上来就用高档的抗生素
26岁的李小姐结婚才一年多,老是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最开始发生尿频尿痛时,她去看医生,医生问她是自费还是报销。在外企工作的李小姐可以报销90%的医疗费用,所以平时看病都不计较开进口药还是国产药:“没关系,你就开好一点的药吧。”
于是,医生大笔一挥就开了三盒抗生素××胶囊,一盒六粒二十多元。李小姐回去一吃果然就把感染控制住了。但没过多久,李小姐又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这次她“聪明”了,不用去医院排队挂号,自己把上次剩的药吃了,病又好了。
李小姐索性到药店去买了十多盒这样的抗生素,放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如此操作三四次,她就发现药不太灵了,于是自己加大了剂量,还是好不了。
后来,李小姐也觉得情形不对,去找了一位做医生的朋友。朋友一看就皱眉头:“怎么一上来就用这么先进的抗生素?”他告诉李小姐,医生给她开的这种药,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就是不管你是什么细菌造成感染,用这个抗生素基本都能抗感染。
后来李小姐在朋友的指导下,吃了几块钱清热、利尿的中药,很快就好了。
李小姐的经历许多人都有过,一位医生说:“这就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我女儿生病的时候,我自己给她开药,从来不用先锋,最多只用到青霉素,几块钱就搞掂的那种。现在抗生素滥用得太严重了,像过去得了扁桃体炎,打点青霉素就可以了,可是现在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了,怎么办呢?医生就用更高档的抗菌药,还是不行,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这样的结果就是人类又要回到抗生素发明以前的黑暗时代。一个普通的细菌性肺炎都会成为致命的可怕的绝症!”
一名在急诊一线工作多年的医生痛心疾首地向记者讲述了行医生涯里所见所闻的一些“用药怪现状”:
有的医生手术前三天就让患者服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还有的医生加大剂量,延长疗程,如规定剂量为0.1克-0.25克的药品就选用0.25克最高剂量;
规定疗程为3-7天的就选用7天,甚至10天。
每年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严重甚至致命的: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主任郑彦云称,目前国内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又有40%死于抗生素滥用。
国际上一组最新数据可见一斑:目前世界各国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其中的5%出现致残、致畸、致死、住院时间延长等严重后果,住院死亡人数中有3.6%-25%是吃药吃死的(药源性致死)---悲哀的是,许多患者家属还认为病人是生病致死的,而不知是“药”死的---郑彦云认为,保守地估计,药源致死的国内住院病人至少在20%以上。
赵香兰教授则告诉记者一个真实案例:前不久北京一位病人做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为了预防感染,医生给他用了大剂量的抗生素,结果过量抗生素的使用引起了腹泻。医生又用抗生素止泻,结果腹泻越来越厉害,生命垂危。专家会诊后,诊断是滥用抗生素导致的“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立即停用抗生素,并采用生态平衡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一开始就选择高档、先进抗生素的结果就是细菌们对抗生素越来越有“抵抗力”了。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赵香兰教授举了几个例子:
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耐药率已经达60%-70%;
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曾使肺炎、肺结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现在是70%肺炎球菌耐药。
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死亡达50多万人。
与细菌对抗生素迅速产生的“抵抗力”相对应的,是研究开发一种新抗生素时间的漫长。据悉,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大国
国内已有多名专家纷纷痛陈一个严酷的现实: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抗生素滥用问题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因感染造成的死亡病例中,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腹泄、麻疹、艾滋病、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性几乎是100%(这也是最近肺结核在世界一些国家死灰复燃的原因之一)。
而与世界其它国家比,我国已成为抗菌药使用大国。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我国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般在15%-30%)。WHO的最新资料也显示,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滥用抗生素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抗生素就是消炎药,牙龈、咽喉、扁桃体,什么发炎、头痛脑热都可以用。
专家: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它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而对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病毒引起的炎症,如病毒性感冒等炎症就没有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而引起“头痛脑热”最多的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用抗生素也是无效的。
误区二:越贵的抗生素越能“杀”细菌。
专家:抗生素的确有低档、中档和高档之分,临床上叫“窄谱”、“广谱”。窄谱就是应用范围窄,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细菌的,广谱则对各种类型的细菌都有效,不过广谱药的耐药细菌更多,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
另外,“药品越贵越好”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而且老药有什么不良反应都比较明确,新上市的药物则不同,它的一些较为罕见的不良反应人们还没有发现,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由于人们对其没有认识,造成诊断上和治疗上的困难,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误区三:抗生素用的种类越多,越容易防止细菌漏网,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感染。
专家:临床没有明确指征不宜联合应用抗生素,不合理的联用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机会。过多的药物联合应用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用药种类越多发生率越高,如合用5种药物不良反应率为4.2%;6-10种为7.4%;;11-15种为24.2%;16-20种为40.0%;21种以上不良反应率高达45.0%。
医生、患者、厂家、商家“合谋”滥用
有专家在检讨目前造成我国抗菌药物滥用的主要原因时,认为除了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难辞其咎外,患者、商家、厂家在这场“社会灾难”中也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医院:用高档抗生素“撒大网捞小雨”
王育琴认为,抗生素滥用更主要是来自医生的因素:一是医生一上来就用抗生素、用高档抗生素的“撒大网捞小鱼”的错误做法既有医生业务水平局限的因素,也因为受到患者的压力因素,病人要求使用抗菌药物、用新药、贵药、要求多开药、开好药等;此外医生出于对治疗效果的担忧,如希望一次或一针必须治好病,怕出事担风险,也倾向用抗生素。
还有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在目前国内医药不分的情况下,一些医院和医生靠销售药品的收入维持生存,或要获取药品“回扣”,也导致多开药开贵药。
根据2002年医院用药信息网年报表,广州市的三甲医院购入的全部药物中,抗感染药物以26.8%的比例居于首位;1996-1998年广州地区35家医院抗感染药物用药结构比为33.85%,总的使用率在上升,反映了医生对抗菌药依赖程度较高。
而一位曾在国内行医、后考取美国医学博士的美籍华人医生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尖锐地指出,在国内,甚至有些医生吃完饭后回医院做手术,明知带菌操作的后果,却懒得对自己严格消毒,一切给患者大量服用(或打点滴)抗生素“搞掂”细菌。
药店:卖处方药不用看处方
记者随机对广州部分平价药房做了调查,发现大多数药房实行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销售仅流于形式,药房对消费者购药都是“来者不拒”---市民在处方药柜台可随心所欲买到任何级别、任何用量的抗生素,消费者仅看说明书自己判断病情按想象中的“需要”买药,药店里担当“用药指导”的驻店药师除了推荐消费者多买药外,没有一家药房的药师发出“一定要按量、按医嘱服药”忠告和建议。
一些受访市民甚至不知道“抗生素是处方药,应有医生处方才能购买。”
而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目前许多药店里的营销员药品销售的提成远高于工资,为了多卖药,谁也不会主动向购买抗生素的消费者提出“出示处方”的要求。
有人统疲
- 关键字搜索:
-
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