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天空: 形势已变,泛蓝阵营应有对策
大陆学者已经指出,经济形势不佳与失业率上升,本是陈水扁先生竞选连任的最大弱点,然而,在国际经济形势日渐复苏的大环境下,台湾经济形势也开始好转,“泛蓝”则可能失去攻击陈水扁的着力点。而且,最近在“统独”议题等两岸关系问题以及“正名”活动上,“泛绿”阵营明显处于主动而颇具优势,从台湾民调的最新变化也可看出。当然,就目前,做出悲观或乐观的结论还为时尚早,但不能不加以关注。此文是关于台湾大选中对“泛蓝”阵营提出的部分竞选策略,许多内容都是“常规性”的共识,而非个人观点,也希望对两岸各党能有“丝丝”帮助,中国早日和平,民主统一。
-- 真正认清台湾主流民意
过去,“不独,不急统,维持现状”是台湾人民的共识,但就目前看来,在民进党执政以来,形势已有明显改变,“不统,不急独,维持现状”可能比较能反映台湾多数人的观点。由于“偏独,偏统”的两边选票颇具稳定性,所以游离于“中间”的选票可能对大选具有决定性因素。因此,泛蓝应该采取“中间偏独”的竞选策略,即稳定已有票源(这点可能相对比较容易),又“顺乎台湾民意”,吸收另一部分至关重要的票源;而且必须注意,这里有很大一部分选票是在民进党上台后在偏向泛绿阵营,应设法让他们“找回过去”。
对于泛蓝过去的“九二共识”(或“一中各表”),泛绿喊出了“一边一国”,而且用承诺“四不一没有”加以“辅佐”,十分有竞选杀伤力。最近,连战先生访美补充了“一中就是中华民国”的说法,行政院长游锡坤马上表示乐见连战支持陈水扁“一边一国”的观点,并表示由连战的谈话显见国、亲两党已扬弃宋楚瑜所提的一中屋顶理论。
严格讲,这对泛蓝非常不利,而且,所谓的“模糊”与“搁置争议”也未必能比“一边一国”来获得民众的认同与支持。因此,可能的话,泛蓝应该采用:“只有一国,中华民国”,“保和平,救台湾”等“中间偏独”的竞选路线,而且,必须说明,将来一切对现状的变化,包括修宪,都需将征得台湾民众的同意,从而与“一边一国”及“一中”加以区别,也不违反民国宪法。相信,我们大陆方面也会理解与“支持”。
还有,为了显示维护中华民国的信心,除了不提“统”外,可以制定一些类似大陆的“十五计划”,如强调:2005年,中华民国怎么怎么,2008年,中华民国如何如何;中华民国100周年国庆要干吗……之类的策略,关键是要“吹”得响,赢得多数国人的支持。
-- 摘掉红帽子
即与中共“划清界限”:多提台湾,中华民国,少提(或策略上反对)“一中”“中国(人)意识”“统一”,反对“一国两制”;其他方面,在底下“大陆牌”将会简单提到。
-- 提升、刺激、宣扬“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自然要偏向台湾意识,与中华民国意识。
-- 竞选杀手锏
泛蓝除了(包括)使用以往及现在常用的“经济牌”与“大陆牌”(即中共牌)外,将来最最关键的可能是要猛打“丑闻牌”及“效应牌”[注:类似过去的“李远哲效应”及“许文龙效应”]来取得大选胜利。而且,对后者二牌要根据不同的“性质”,制定不同的方案,分“层次”分“时间”的打出,尤其,部分极为重要的“杀手锏”通常要在后期,也就是临近最后投票的时候才使用,才会颇具“震撼力”与“连锁反应”,而且,充分利用了“民众的接纳与竞选对手的反驳与反击”之间的“时间差”来引得大选。
-- 丑闻牌
1. 一切选举策略都应有“短期、中期、长期”之分别,指的是临近投票的时间,而非策略实施的长短时间。比方说,短中期的“丑闻牌”就在谋求制造竞选对方“整体、普遍”的腐败、堕落等不利形象,及对方过去已有的丑闻;而“长期”多指最后的“杀手锏”类型。
2. 要继续、不厌其烦的挖竞选对方过去及新的丑闻,最好是要有证据,而且最好是让丑闻由同党人员爆出。所以收买对方人士,也至关重要。
3. 针对自己的丑闻,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反击对方险恶用心;不“闻之起舞”;“外松内紧”,即对内解决问题,对外否认;“转移视线”;“以攻为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曝其问题等手段,但是,还是要取得“主动权”比较主要,在底下的“经济牌”中会简要论述。
-- 反离间牌
离间牌是常规性的,所以,对于内部矛盾,要“早发现,早解决”;对于外部的攻击,可采用“外松内紧”的方式,对内解决,对外否认;并反击对方的“造谣、诬蔑及险恶用心”;当然,对于“小事”,及时“自我批评”也是可以的。
-- 形象牌
“非年轻政治”“黑金复辟”“卖台集团”“兴票案”“李登辉的阴影”等等问题要继续解决,一些问题要学我们大陆反腐败,“月月讲,天天讲”;而且要经常出台些相关的新规定,新政策,让百姓知道你在努力了,只说也可以。
-- 精英牌包括“少壮牌”
这张牌非常重要,根据不同政治家各方面的特征、优势而打,打得好,基本可以稳住已有的票源,尤其“外省”及北方地区(如台北)的主要票源,又要用其他精英人士(尤其有台湾本土背景或具“本土影响力”)来考虑“内省”及南部的票源;而且要招纳、采用“偏独”的精英牌。
1. 针对性: 要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吸收某个或某地区“固定票源”,而不必盲目希望其“总揽全局、面面俱到”,比方说,对于“偏独”的精英人士,吸收“中间”及“缓统”选票的任务就该由相应的其他人完成,而并非他。
2. 个性: 要突出他们的个性与不同政治模式,不要“同一块铁板”;对马英九先生等人,要委以重任,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即让民众感到大选支持“连宋”就是支持他们,又需感到他们对泛蓝今后的发展(尤其以往不利方面如腐败、官僚问题的改革、转型)都会起到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充满希望”。
-- 元老牌
对不同人,不同政治集团,应有不同打法,如蒋家人,需蒋家夫人、元老打,(有时代言人即可),郝柏村先生出来讲话,都是十分正确的。但“中间偏独”派,就要是“工作重心”,而要狠打各种牌,来适应不同的派别。
-- 李登辉牌
多采用“丑闻牌”与“分化(离间)牌”来对付李登辉先生的派系,“急独”派是不必对其幻想了,而要去有意地将“媚日走狗,出卖台湾,出卖中华民国利益派”与“偏独”及“不反独”的人士区别开来,吸收后者票源。这里,也要防止与利用“许文龙效应”,设法“统战”传统出名的李派,与陈水扁派等派系,在关键时刻(如前面所说,通常为临近投票后期)来大曝冷门。
-- “李远哲效应”“许文龙效应”牌
如前所说,要好好防止与利用此二牌,与“丑闻牌”结合,形成除“经济牌”与“大陆牌”以外的竞选“杀手锏”。
-- 泛紫牌
可与“李远哲效应”牌结合,“统战”(自然包括收买)各组织团体的主要负责人,改变自身不利的形象(只说也可);多“承诺”,多开“竞选支票”
-- 企业家牌
出名有影响的台湾工商业领袖、代表(如王永庆,蔡万霖,张荣发、施振荣、殷琪等等),要一位一位的“查”与接触,一位位的“统战”,要“恩威并施”最起码也要尽量使其“保持中立”;配合“大陆牌”(中共牌)与“经济牌”等;关注三通,大陆台商,两岸“未来”经贸等议题。
-- 南北问题
主要呈现“北蓝南绿”,可打“精英牌”(尤其在当地影响力大的人士);且在南部要突出“台湾意识”,化解“省籍矛盾”;可多视察南部,提出中共“西部大开发”等竞选口号、政策;在薄弱地带,多承诺,多开竞选支票,收买人心。
-- 经济牌
一. 这一向是泛蓝阵营攻击对方的有利杀手锏。
二. 由于国际经济开始复苏,岛内经济可能出现好转。
可以: 1.想尽一切方法唱衰岛内经济,方法五花八门,自然包括岛内外(也需中共配合)舆论的有意引导与“造势”,组织大小规模的和平游行、示威、座谈会等活动(大事小事都要,且具一定的连续性);
2. 对政府(指竞选对手)提出的各项对其有利的指标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提出质疑与反击,可“有意”的请所谓“权威”专家,(国际知名最好)分析报道经济、社会的负面情况。
3. 时机成熟时,制定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经济施政竞选纲领,多承诺,多开支票(如前所说,尤其在南部等竞选薄弱地带,而且特定地方要贯彻“偏独”纲领)
4. 提出部分较有新意,开放性的经济议题与项目,如大陆的“西部开发”“金融特区”,“自由贸易区”等,不只局限于岛内,可有意引发(或说引导)岛内外,至少是党内外,进行“经济”层面上,一定规模的讨论、辩论,座谈会要多举行,多报道。因为竞选对方可能会加以反击,所以,应该同时提出各种方案以供讨论与争论,而且对民众必须有很大的“吸引力”,关键是与民众自身利益挂钩,从而要有很大的“民众支持性”,让对方不好反对,更重要的是让台湾百姓相信你在为他们的生活切实着想,“拼经济”有行动。
[注:议题可“广泛”与“开放”,比方说,是A好,B好,还是C好?;也可以是AB都不好,C会更好;而非A就是A,因为A可能会引发大量的质疑与攻击,但如果民众喜欢,有利于竞选,也未尝不可;当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都要兼顾,事实上,“吸引选票”才是活动的真正目的。
总之,须把握“主动权”,而非被动的反击对手,谁主动,谁往往更加有利,而非在于谁更有“道理”,这(指“主动权”重要的竞选思路)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如“丑闻案”与“统独”议题等,泛绿军颇喜欢掌握“主动权”来收买选票。
-- 大陆牌
一. 与中共“划清界限”
二. 有“水准的大骂”中共,但须与竞选对手有所差异。如 ① 中共人权问题,社会等问题;② 各方面(尤其国际领域)对台湾的打压问题;③ 必(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