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培养多少“水”博士

把全国的各类在读博士加起来,脱产的、在职的、委培的、党政干部博士班、厂长经理博士班,也不过才十几万人,可是发展趋势吓人,前一段,报纸上公布了一批履新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的简历,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有博士学位,这还不包括在读博士;培养速度惊人,现在中国的在读博士生人数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到2010年,中国授予
博士学位的人数将达到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现在看来,这个指标保守了,照时下的发展势头,至少提前三到五年就能完成任务。不过,还得加上一条:培养质量忧人。

  尽管是全民读博,但好像大家对博士的评价却越来越低,特别是对那些所谓“水博士”。从前听说谁是博士,就羡慕得不得了,没见面就先生了几分敬意。现在可不然,一听说某某长某某主任拿到博士学位了,众人便不以为然地说:谁知道他那个博士是怎么来的。或者一撇嘴:他要能当博士,我早就是博士后了。

  可是,似乎学校不管这个,也甭管是否具备条件,有没有能力,都在拼命申请博士点,扩大招生规模,有关部门似乎也在有意无意鼓励这种积极性,博士点越批越多,博士生越招越多。过去一个导师只带一两个博士生,现在,一带就是一二十个,根本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指导,有的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和导师见过几面,这样的博士能学到什么东西?更可叹的是,某校一位百岁教授早已病重卧床,还在带十几个博士生,直到最近去世。其精神固然可嘉,只是不知道他以百岁羸弱之体是怎么指导博士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博士不博,徒有虚名,甚至出现《论菜市场在城市中的定位》这样不入流的博士论文,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至于博士剽窃,也不是什么新闻了。最近媒体曝光的东南大学博士生李仕峰的剽窃国外论文一事,甚至还牵涉到了他的导师---东南大学校长,大概就是对博士培养水平下降的最好说明。

  读博之风,固然热闹“壮观”,有助于统计数字的上升,但其结果只能是南郭先生比比皆是,克莱登博士弹冠相庆,学术腐败泛滥成灾,名校声誉毁于一旦。到了该清醒的时候了。

羊城晚报

本文留言

作者陈鲁民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