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管线修建再起波折


南方网讯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俄政府最近作出决定,将优先铺设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的石油管线(安纳线)。俄向中方要求推迟原定于8月25日举行的两国政府能源分委会会议。中俄双方原已达成协议的安加尔斯克至大庆石油管线(安大线)陷入危局。

  《生意人报》指出,拒绝修建安大线显得“非常奇怪”,因为安纳线方案路线长,地质条件复杂,建设成本高,周期长,“有1000多公里是在地震危险地区铺设。而且俄自然部的国家生态专家委员会7月27日已否决了安纳线方案”。该报透露,早在8月18日普京总统与主管能源的俄副总理赫里斯坚科和“俄罗斯石油管道公司”总裁魏因斯托克会见时,就已提出改变安大线的问题。

  俄缘何要改变修建安大线的决定呢?俄方认为,中俄间自1994年以来签署的有关安大线的各种文件只是石油管线项目的“预备工作,不是合同,所以不具备法律效力”,俄“不应为已经签署的文件而束缚自己的手脚”,而且俄方没有说明是铺设安大线还是安纳线?对管线走向拥有最后发言权的普京总统不久前表示,安纳线和安大线各有优势,但是最终选择哪条管线,要在综合研究后,从国家利益出发作出抉择。

  日本政府和民间公司高度重视安纳线,因为安大线将使中国获得新的石油进口来源,不仅会推动中、俄两国经济发展,还将进一步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且西伯利亚迄今探明的石油储量不够同时供应安大线和安纳线,如果安大线先开工,就意味着安纳线“无限期地推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战略目标,日本以“不获胜利,誓不罢休”的姿态,从政治、经济、新闻媒体、民间等各个层面对俄发起强大攻势,从而动摇了俄罗斯决策者修建安大线的决心。俄远东地区的一些官员相信日本的承诺后,积极主张修建安纳线,并联名致信普京总统,为安纳线游说。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达尔金8月13日说,俄日已经同意对建造安纳线的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争取今年12月完成。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