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发现构造奇特的地宫 埋藏有大批石刻佛像

8月7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县西巷道路拓宽工程工地发掘出一座埋藏有大批石刻佛教造像的“地宫”。


  该地宫东西宽3.7米、南北长4.3米、深0.8米,目前己发现佛、观音、菩萨、供养人像等石刻和泥塑近50尊,其中个别造像表面涂有彩绘和描金,十分难得。从造像风格及铭文观察,这批佛教造像主要有北齐和唐代等几个时期的作品,其中以唐代的弥勒佛数量最多。


  新华社记者 吴增祥摄


  济南发现构造奇特的罕见佛教地宫 埋藏大批石刻


  新华网济南8月7日电(记者 孙浩)济南市考古研究所8月7日宣布,一座埋藏有大批石刻佛教造像的“地宫”已经在济南破土而出,这座地宫的奇特构造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


  据负责这次考古发掘的济南市文物局副局长崔大庸博士介绍,这座地宫形状基本呈正方形,南侧有出入口,东西宽3.7米,南北长4.3米,深0.8米。坑中央有一方特意用三和土夯筑而成的“坛”,坑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分别放置一件陶钵,这在全国已发现的佛教造像埋藏坑,包括各个时期的地宫中尚属首次发现。


  所发现的佛像被有规律地排列在坑的四周,目前共发现佛、菩萨、观音、供养人像等石刻和泥塑近50尊,其中个别造像表面涂有彩绘和描金,十分难得。从造像风格及铭文观察,这批佛教造像主要有北齐和唐代几个时期的作品,其中以唐代的弥勒佛数量最多。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坑的西南角发现了一尊雕刻精美的菩萨头像。


  据考古专家介绍,经初步观察,这批造像的特点与1996年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的造像有不少相同之处。这说明青州风格的造像,向西已经影响到齐州(济南)地区。但这些造像也有许多地方与青州风格相比有不同之处,这也许反映了济南地区北朝到唐代时期佛教造像的特点。另外,这批造像的发现再次证明,其附近即为人们所一直关注的开元寺遗址所在地。


  这次发掘是为了配合济南市县西巷道路拓宽工程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