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为何在中国预揽顶尖高中生

英国剑桥大学将安生基金会合作首次在国内百名顶尖高中毕业生中录取6名优秀的应届高中毕业。直升剑桥大学工程类本科。据了解,此次选拔工作将不再限制省份或是学校,只要学生符合一定条件就能进入预选大名单。

  读罢此条消息,着实令人心生疑惑:难道英国教育一直崇尚的“素质教育”出了什么问题?竟跑到中国来“唯高分不取”的师道了?对于世界教育界的事情谁也说不清,倒是这些年来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孰是孰非争论异常的激烈,但谁也不好下结论。现在有一种趋势,从事教育的人们开始反思其在20世纪,特别是近50年来出现的过分强调“生活的调整”的一种教育形态,使得美国在过分强调学生自主中滑向了狭义的素质教育的泥潭,学生们在过于宽松的环境中享受着素质教育带来的快乐,却放松了对学生应有的考核,连最起码的能力考试也被视为“最高”的要求,使学生必修的课程也在素质教育中给抵消了,久而久之,“主次颠倒”的学习方法把辅助性的狭义的素质类课程当作主课来对待,很多学生选怎样过单身汉生活、校外工作经验等课程。进入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终于发现了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现有素质教育改革的具体路数,就是严格重考测,重分数,并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应试和素质标准。建议学校、学院和大学对学业成绩和品德采取更严格和可测度的标准。

  与西方教育有着本质区别的中国教育也同样出现了问题,应试教育已走向了极端,为了能够让学生争取到高分,中小学生书包是愈来愈重,作业是愈来愈多,考试愈来愈频繁,动手能力愈来愈差,思辨能力愈来愈弱。在考证之中,小学生整天围着年终考试转,中学生围着“高考”转,今年X+1,明年X+2,把个学校搞晕了,把个老师搞糊了,把个学生搞垮了,把个家庭搞惨了。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有的学校、教师将所谓的“差生”拒之门外,或“劝退”于考场之外,剥夺了他们就学、升学的机会和权利。面对学校、家庭、社会带来的种种压力,学生成了中国社会中“最艰苦奋斗”的一代人,极端的应试教育不仅让学生身心疲惫,而且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伤害,更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从而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面对素质教育的极端与应试教育的极端,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地进行调整。调整是中国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既不要滑向极端的素质教育中去而延误了自已的子弟,也不要全盘否定应试教育而使我们已形成的教育体系受到不应有的伤害。只有在现有教育基础上,积极寻求中国特色的优质教育之路恐怕才是万全之策。

海狼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