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家族霸位有招数
壹周刊报道,董建华于九七年当选行政长官,早在角逐时已辞去东方海外(国际)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看似将家族生意交代清楚,避免利益冲突。但本刊查得,董建华对家族的航运生意念念不忘,六年来将董家的亲属安插在港口政策的两个最高谘询架构--港口发展局及航运发展局,包括他的弟弟、舅父、堂姐夫及旧家臣;而回归前董家只有一名代表在局内。本月,担任了港口发展局三年主席的合和主席胡应湘被董建华踢出局,连成员也没有份。有局内成员表示,董嫌他意见多多,尤其在是否兴建十号货柜码头,及港珠澳大桥上,与政府意见相左。此外,董建华加大发展局的权力,由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局长叶澍亲任主席,谘询随时会变成决策。
两个发展局的未来重点项目,便是年底出炉的十号货柜码头顾问报告,及港珠澳大桥香港的落脚点,涉及庞大财团们的利益。
港口及航运局大会,一年平均只开三次,据接近局内的消息人士表示,过往胡应湘任主席时,“个个都有意见,个个都有自己挂念的公司利益,结果,次次都无conclusion(结论)。”
即使成员对某一议题有不同意见,亦绝少投票,由于局内的官方成员向来只有局长的副手开会,属D3级,他们通常只会将各方意见交给政府,绝少作决策。成员之一、华光航运控股主席赵世光承认,现在发展局的主席改由问责局长担任,发展局的工作和权力,会跟以前不同。
“换叶澍,佢可以两边(两个局)都attend(出席),比较efficient(有效率)……Gordon(胡应湘)呢,佢就系地产界,佢都好勤力,但佢意见未必同商界同政府一样,Gordon好多意见,佢意见都好强,好似佢要起条桥,但系,好多商界意见同佢都唔一样!” 效率快,局的权力亦相应加大。
加大港口及航运局影响力
巧合的是,分拆为港口发展局和航运发展局的影响力,今年也特别大,皆因他们要讨论两项重要政策:十号货柜码头,和港珠澳大桥。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总干事何立基表示,香港跟外国不同,香港没有港务局,政府只负责兴建码头和有关设施,营运由私人做,“所以港口发展局虽然是谘询架构,但可以就港口的用途向政府提供意见。”
而主要由李嘉诚所控的和黄及新鸿基地产等经营的屯门内河码头,多个业内商会指码头违反土地用途,○一年去信港口及航运局投诉,当时任主席的胡应湘接纳投诉,并向政府建议征询法律意见,政府最后决定告上法庭,指内河码头违反九五年买地协议。高院于上月底判内河码头胜诉。是否接纳投诉及告上法庭,发展局扮演重要的角色。
而这两个局的成员,也显得举足轻重,两边都有董家的成员。航运发展局共有十五人,官方占三人,另外有泰昌祥集团主席顾国华及金山轮船主席梁敏行,他们分别是董建华舅父及堂姐夫,另一成员香港定期班轮协会代表盘占元,他在东方海外工作了二十多年,近两年才退休。
至于港口发展局有成员十七人,五人是官方代表,董家成员有董建成及盘占元。
至于两局的其他成员还有:和黄代表霍建宁,与诚哥合资屯门内河码头的中远刘国元、九仓李唯仁、新地郭炳联及太古何礼泰等。
董家李家成局内大势力
值得留意的一点,李嘉诚控制的长和系是东方海外第二大股东,持有百分之九点八九股份,董家及李家的势力在两局内都占很重要的比重。
去年被委任入局的特首舅父顾国华,今年再被委任,与顾相识多年的赵世光表示,“他(顾国华)虽然是董的舅父,两人好好感情,但想见个外甥(董建华)并不容易。好象沙士爆发期间,我和他想约董生见面,倾谈航运的发展,但董都无时间见我们。”
身在上海的顾国华,没有回复本刊有关委任的利益冲突问题。
作为特首堂姐夫,梁敏行反驳因“黄马褂”被委入局:“四年前我都无接受委任,因为董建成已经系成员,一个董氏集团不应该有两个人,但而家分开三个局,一个系物流、一个系港口、一个系航运,三个局是不同的东西!香港有大陆支持,应该可以成为一个世界航运中心,我是持这个立场,绝对同边个边个人毫无关系!
“四年后董(建华)先生都成七十岁,他不会再重出江湖,为他(卸任后)铺路?这个不可能,如果有人妙想天开,真是比《西游记》更可笑!”
梁敏行现年七十六岁,八六年至九七年间,担任东方海外董事。他的太太是董建华堂姐董伟华。
梁敏行还为另外两位“皇亲国戚”(盘占元和顾国华)护航:“顾先生不是因为亲戚关系,他是船东会主席,根据惯例都系成员,上任船东会主席程义一样是这样。而盘占元是定期班轮同货柜船协会主席,他具代表性!”
委任成员无特定条件
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发言人表示,当局委任成员加入航运发展局与港口发展局时,主要考虑成员的专业及经验,被委任的人士主要是业界的翘楚。
所谓“业界的翘楚”,没有既定条件,只由董建华决定。
熟悉航运的董建华,自上任特首后,这个重要的港口政策谘询委员会不断“变身”。他一上任,即把港口发展局改名为港口及航运发展局,并增加成员数目,任期两年。去年,成员任期改为一年。今年发展局一分为二,分别为港口发展局及航运发展局,成员任期则为一年半。
而港口发展局,近年备受中小企商家和货柜车司机强烈批评。本周一晚,潮侨塑胶厂商会举行晚宴,筵开七十席,身为主席的畲继标,一讲起政府的港口政策同码头处理费时,极为气结。“港口发展局有责任要维持香港港口竞争力,金融风暴后香港经济愈来愈差,香港的码头处理费全球最高,贵过日本及纽约好多,我点有竞争力?”畲表示,很多商会和货柜业人士都不满,皆因出货人交费给船公司,而船公司和货柜码头商、中流作业如何分账,无人知,完全无透明度,而收费由九一年征收以来,每年都加,未减过。
代表二十多个商会的“香港各界商会联会议”召集人陈秩龙亦满肚牢骚,“近年,中流作业和货柜车司机冲突,及之后司机罢驶,都跟收费有关。”
董建华与东方海外的命运
董建华与家族公司东方海外关系密切,与他一生起跌相连结。出生显赫世家的董建华,父亲是世界船王董浩云。一九七三年父亲一手创办东方海外在香港上市,董建华出任主席。八二年董浩云病故,董建华接管东方海外,但当时世界航运业衰退,加上东方海外将船队扩充过大,八五年公司面临清盘危机,董建华频频到日本及台湾搵注资,最后霍英东注资十一亿元重组东方海外,董建华才不致成为“落难公子”,但东方海外自此变成中小型的船公司。
董建华九六年九月宣布角逐行政长官前夕,在报章刊登广告,公开交待自九七年起,没有依规矩向联交所披露东方海外自七九年起,与妹夫彭荫刚的台湾伟联工业购买货柜的交易。彭为台湾知名人士,为台湾海峡基金会董事之一。
东方海外于九六年时,除税后溢利为八亿三千万港元,因金融风暴,九八年盈利跌至只有一百三十多万,但其后逐步回升,至去年溢利有四亿多元。
- 关键字搜索:
-
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