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作家有多富?

 2003-06-28 01:0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自古以来,人们这样认为:作家从来都是“不言钱,耻言钱”的。顺理成章,作家们也就没有钱了。加上历史上有许多大作家一生都十分地清贫。像曹雪芹写《红楼梦》时穷得全家喝粥,最终穷病交加,死在家中。贫困的朱自清无钱买粮,活生生地饿死。这些历史上的伤痛,使得作家们每每谈起苦衷时,就会用“面苍然,发皤然,满腹诗书不值钱”来形容自己。

  作家的稿费收入是从改革后才开始变得骄人的。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从圈里接二连三地爆出一些作家百万身价的新闻。这些作家身价陡增,既鼓舞了所有的圈内写作人,也让不少圈外人眼红不已。现在作家的收入到底有多少?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谁是首富


  最早因较高的稿费引起人们关注的恐怕是贾平凹了,前一段为广东《家庭》杂志写专栏,不论字数,每篇三千元,这引起过一阵议论和□慕。其实这种稿费标准在名作家里也只能算是一般。小刀顽主王朔曾自暴身价,上海《青年报》的记者向王朔约稿,王朔的口气很牛:你们报社能给我多少钱?我写一个字5元钱,两千字就是1万元。记者当时就吃了一惊。

  按字数来算稿费,这还只是对报刊杂志写文章时的算法。真正让作家们心动的,还是要数写长篇小说了,给报刊杂志写文章,即使是按王朔的每字5元钱,要写出百万身价也是很难。对知名度较低的作家,就连可能性都没有了。而写长篇小说就不同,写一本书就可能成百万富翁,已成为出版界不是秘密的秘密。大家熟知的余秋雨、王朔等作家,这几年都是凭一本书,顷刻间成了百万富翁。 


作家贾平凹的收入可观。
 还有一位很幸运的作家就是二月河。电视连续剧《雍正皇帝》的热播迅速带动了小说《雍正皇帝》的热卖,在原先发行25万册的基础上,短短时间里增高至50万册。该书一套三本定价70元,给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用出版社的话来说:只要能拿到他们的作品,开机印刷,“就像印钞票一样”。所以出版社后来主动地废除了最初与作家签约时谈好的稿费制,重新按版税制给二月河付酬。除此之外,二月河的帝王小说在台湾、香港等地都有版权,二月河在这两地的收入就更不用说了。

  若要找出靠一本书就成百万富翁的国内第一人,恐怕还得数刘晓庆,当初她的一本《从电影明星到百万富姐》,还未成书,光书名拍卖就得了108万元。而出版的明星书,如杨澜的《凭海临窗》。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吴小莉的《足音》等,由于发行量巨大以及优厚的版税,使作者收入也都超过或逼近百万元。

  在今年作家圈里爆出的最大的新闻。当数北京艺术创作中心的作家纪一,1957年生于河南农村的他,被海内外媒体誉为“文坛黑马”。纪一是20世纪末中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他先后出版了《非权力影响力》、《家庭战争》等50余部著作。1994年,他的《世纪末灵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9月4日,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屈锡华与北京作家纪一在北京华北大酒店签订合同书,以1000万元买断纪一2000万字的著作版权10年,并为纪一成立专门的著作编辑室。作家纪一已成为我国身价过千万的作家。


写一本书能挣多少钱


  为什么说作家的收入已经不是秘密?是因为他们的报酬我们可以用统一的公式来计算。现在出版社与作家签约时,实行的都是版税制,版税及书价一旦确定,作家拿多少钱就取决于印数,而印数取决于作家的知名度和作品本身的价值。贾平凹《怀念狼》的起印数是15万,王朔《美人赠我蒙汗药》是20万,余秋雨作品的起印数也相当高。其中的唯一不知虚实,就是作家拿多少版税的问题。国家规定版税在8%-10%之间。作家的收入等于定价乘版税率乘发行册数。以余秋雨的《霜冷长河》一书为例,该书现己发行了50万册,书价是20多元,即使按10%的版税来算,就已经超过了100万元。而华艺出版社出版的王朔小说《看上去很美》,至今已发行了40万册,23元一本的定价,乘以出版社给王朔12%的版税,王朔写作该书的总收入,怎么算也超过了100万,当然,作者拿的钱当中,还应该扣掉个人调节税。曾有传言,说赵忠祥靠《岁月随想》和《岁月情缘》两本书赚了200多万,有记者向他核实时,赵忠祥回答:《岁月随想》赚的钱不到100万,还要上税;《岁月情缘》的钱也不是一下子就拿的,依版税是卖掉多少,出版社给结算多少。

  拿版税是作家们很看重的,但更能刺激作家的神经的就是“触电”,“触电”就可以高价卖版权,出版社和作家都有利,还可以亲手改编为影视剧本,这种稿酬的丰厚,又绝非文学杂志可比。近年来长篇小说长热不衰,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其创利远远超过中短篇。很多名作家写的长篇后来都改编为电视剧本,如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剧本后有几十集。按照一般的行情,每集1万元左右,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就远不是这个数了。所以评论家朱向前说到“长篇长热”时分析说:“长篇小说出了,他可以拿出去报职称,电视剧播了,他又可以打知名度,同时有了大量的钱,这个是很刺激作家的。”


 “不再清高”


  作家变富是改革后的事情,是随着一些作家文人的对钱的观念改变而改变的。在众多作家中最直截了当的表白,莫过于女作家张洁的《不再清高》一文了:“最近有朋友对我说,一些同行视我为斤斤计较的庸俗之辈,根据是:一,我单刀直入地向邀稿人询问稿酬;二,我曾向《十月》杂志预支稿费;三,对不及时付给稿费甚至不付稿费的报刊,要求实行一手交稿,一手交稿费的办法等等……有人甚至鄙夷他说:‘我不相信张洁就穷到要预支稿费的地步!'"对此张洁愤怒地宣告“……从没见过你为中国作家稿费之低说过半句公道话,反过来却指责穷嗖嗖的作家不该发出这一丝微弱的、保护自己权益的声音。这是为什么?”“总而言之,从今以后我决心不再清高,请别再高抬我,也别再指望我将那知识分子的美德发扬光大。”

  有人说:提高作家的稿费后,就会有作家纯粹为稿酬而着文,矫枉过正了。其实这是一种杞人忧天的想法。从最根本的地方讲,羊毛出在羊身上,作家的经济收入来源于他的读者,他的文化生命更是来自他的读者。对他而言纯粹为稿酬而不顾文章的优劣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