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报网揭密(2)
监视外国记者以控制信息国安部对外国记者进行监视。国安部向各省外事局印发有关外国记者信息的小册子,省外事局根据它来决定是否允许某一记者进入某一特别区域。
用来监视和控制外国媒体的其他方法包括强迫记者们一起住在指定住宅区。这些住宅区由武警看守,摄像和窃听外国记者家用和工作电话是常有的事。国安部不是想获取具体的情报,而主要是想制止这些记者的活动。部分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维持权力的重要因素就是控制信息。
国安部还试图利用电子技术渗入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和驻上海领事馆。1985年,国安部从大使馆的垃圾箱捡到了建筑物蓝图,国安部认为这一信息非常有价值,负责这项工作的女情报官获成果奖。秘密技术渗透的另一事例于1987年5月被公开,一位美国国务院外交保安人员在北京大使馆和上海领事馆发现了电子监听设备。
在本土招收境外情报人员
在自己领土上招收外国人似乎是进行谍报活动的稳妥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好处就是:如果对方拒绝,官员仍然有安全环境并没有人知道。中国情报和安全机构在前来中国的外国人中寻找潜在的情报人员,瞄准外交官、政府官员、学者、记者以及商人。国安部招收这些人员来对他们自己的政府进行谍报活动,影响海外的事件,或提供商业情报和有特殊用途的技术。国安部和军事情报部门还以研究学会和大学的名义邀请外国学者来中国讲学或参加会议。情报
机构常为讲学人士及其家属提供所有费用。
学者专家被中国情报机构视作有利目标,其原因是:一、他们在国安部或军事情报部感兴趣的领域内有独到的见解;二、他们能接近决策者和其他潜在招收目标。八十年代后期,美国教授纳瑞?英格尔曼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办于南京大学的一个中心讲学。英氏的学生许麦红(音)爱上他,承认她和其他几位学生是解放军情报官员,准备接受海外任务。她告诉英格尔曼其所有信件都被偷看,所有美国教授的电话被监听。
国安部也企图招收生活在中国的外国记者。一种方式是通过电话向记者“提供机密情报”,当他或她前来取情报时将他或她逮住,使他被迫合作。另一常用方法就是使用美人计。法国外交官伯纳德?鲍斯柯特1964年驻北京期间卷入了与中国京剧演员时佩璞的性关系之中。当局于1969年利用这种关系将伯纳德招收为谍报人员,回报就是允许他娶时佩璞离开中国。伯纳德一直为中国提供情报,直到1985年他和妻子被法国安全官员所擒。法国国家安全人员揭露时佩璞不是
女人,而是个男性──最近百老汇戏剧《蝴蝶夫人》就以此为根据而编成。
国安部似乎更愿招收有华人血统的人而不是没有华人血统的外国人,希望有华人血统的外国人也效忠于中国。国安部利用两种理由来招收,第一,唤起他们帮助祖国的责任心,利用他们的民族情感。第二,暗示他们如不合作,在华亲属会有麻烦。
被招人员分成两类:长期情报人员和短期情报人员。国安部招收、培训和安排长期情报人员的方法显示出:在谍报活动和以相对廉价的方式在海外非法建立情报网络时,国安部有其战略性见解,要求情报人员大约每三个月写一封信,每两年去一次香港,不能和大使馆联系。这表明,国安部了解国外反谍报活动并试图减少危险。国安部还试图建立持有美国公民身份的情报人员网络,为此资助一些中国人成为美国公民。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