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中国沉船捞起的宝物引发纠纷

(中央社记者张声肇纽约六日专电)纽约时报今天报导,在一名美国越战老兵锲而不舍主持下,从菲律宾外海捞起的一万多件古代陶瓷器,大开专家的眼界,可能制造好些百万富翁,但也引起不同观点的专业人士之间的纠纷。

这名美国老兵叫做葛雷可(Phil Greco),他花了六、七年的工夫,请菲律宾民答那峨等地附近的土著和潜水专家,打捞出一批批年代在五百年到两千年前的中国陶瓷器,从最小的药粉罐到极大的花瓶,各型各色应有尽有,几位有机会目睹的专家,无不叹为观止。

这些考古宝物,先运到洛杉矶近郊,后来分批装运到东部的新泽西州,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准备九月在纽约曼哈顿东边的格恩西(Guernsey's)拍卖场公开标售。

葛雷可纯粹从生意人角度看待这件捞宝事业,认为将本求利乃天经地义,可是古物保存家汉米尔顿(DonnyHamilton)批评葛氏仅打捞“有市场价值的物件”的做法,说他忽略了其他材料,考古学家无从根据这些较无市价的材料研判船上的人的生活情形--吃什么、玩什么、带什么武器等等。

汉米尔顿是德州A&M大学海事考古研究所所长。他认为,如果打捞方法更妥善些,学界可以得知更多的有关资讯,例如,如果顺便捞起金属物件和有机物品,这些才是更值得长期保存的东西。当然,他知道要这么做,成本会更高,时间也要更多。

葛雷可说,如果要符合考古学家的愿望,他永远都没办法把这些沈没在两百八十英尺深的黑暗海底珊瑚礁的古物打捞起来,“这是不可能的,工作太重了,要我们贯穿中国艺术和历史两千年的历史。”

他说,沉船可能是正要抵达中国在菲律宾的贸易站,或正要前往印尼的商船,根据专家的说法,暴风雨、海盗和无能都可能是船只沉没在菲律宾外海的原因。

国家地理杂志资深摄影家克瑞斯托夫(EmoryKirstof)说,像他服务的杂志不太愿意为葛雷可的捞宝计画作特写报导,就是因为怕予人“看轻考古,赞同盗宝”的印象。葛雷可请了律师保护他的“产权”,他答应在菲律宾的工作伙伴,要让他们成为“当地货币的百万富翁”,他说,“我说到做到。”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