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传媒何时长大?

作者:迟国维  2003-05-26 16:2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国传媒离百姓有多远

  这句口号很久没人喊了。入世了,大家想的是,中国传媒如何与国际接轨。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入世初期,一些社会问题,诸如失业人员总量增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部分社会群体的边缘化趋势将逐步加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亟待完善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报道与评论,并没有成为这一时期传媒重要的报道内容。
  认为读者是弱智的,有所谓的“猪理论”:喂什么,吃什么。 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老百姓已经放弃了对传媒的任何希望,就像大人对待不开窍的孩子,由他去吧。而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却认为大人都是傻子。中国传媒何时才能长大?


本末倒置的包装意识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闻报社的杨荇农总经理说:跟国外同行讨论办报的时侯,发现他们很少讲版式、技巧,而是主要强调内容,看内容能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由于中国媒体的特殊性,在转型期寻找突破口,不得不先在版式、技巧上做文章,于是包装成为撒手锏,服务成为一类新闻。这本是不得已的办法,但是,久而久之,却成为做报的根本大法,真是本末倒置。
  1993年,一个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刊物--《精品购物指南》在京城亮相,它的最大特点是,每期一个美人头,所刊内容为生活服务信息,在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个什么东西的时侯,也就是到了1998年,它的广告收入已达到1亿8千万,全国第九,京城第三。事实胜于雄辩,金钱就是真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时间生活服务类报纸风起云涌。
  1997年解放日报社的4位年轻人悄悄来到北京,潜入《精品》,他们避开领导,只找群众,真是欲把真相求,山间问樵夫。半年后,一份《精品》的克隆--上海《申江服务导报》问世,内容版式与北京《精品》相似,运作上实行广告独家代理制,一年后,这份上海的《精品》发行量达到25万份。
  不作新闻的刊物,在北京、上海获得巨大成功,刺激了死气沉沉的中国报业,也好像给难以跳出宣传怪圈的中国媒体指了一条出路,做新闻不是有许多条条框框吗,好,我不作新闻,行不行?不是说,让二老满意吗,我让领导满意那么多年了,我现在开始让老百姓满意一下,行不行?我不管他们的思想,不管他们的教育,只管吃喝拉撒,柴米油盐,行不行?
  紧随其后的是《上海星期三》《上海一周》,他们很快就与《申江服务导报》形成三足鼎立。再其后,是天津的《假日100天》,保定的《莲池周刊》,重庆的《新女报》,石家庄的《精品导报》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曾对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问题做过专题研究,从报纸类型上看,专业生活服务类报纸和都市报纸已占到总样本的37%,广播电视报占到26%,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中国已有63%的报纸不做新闻了。
  还有, 现在的报纸把卖点寄托在包装上,以为靠一个耸人听闻、言过其实、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标题,一张占满整个版面的图片,就能打动读者,真不知这是中国新闻人的无奈,还是中国读者的无奈;是中国新闻人的悲哀,还是中国读者的悲哀。


漏报制流露出的老大情结
  
如今各报都在认真执行一条沿袭已久的漏报制,有的报社还成立了检查组,每天都要对照各报认真检查,搞得记者疲于奔命,为完成任务,免于处罚,不得不扎堆采访,互串稿件,其结果,导致报纸千报一面,千篇一律,天下就不能出点什么事,一有个大动静,几乎所有的报纸就变成了一张报。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浪费之一。
  为什么不肯在独家新闻、独立立场、独立言论上下一番工夫呢,为什么非要跟风呢?
  看看我们的老总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拿捏着一种为全国人民奉献精神食粮的作派,真是好笑。岂不知在读者眼中,就像看木偶戏一样,不管怎么变,也就那么两根线。
  其实在报人们“定位”的标准读者中,并不存在只等待阅读你的报纸而没有其他信息来源的人,人们总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信息来源,报纸、电视、还有网络。
  

20分钟翻完一扔
--好报的标准?
  
再比如说,现在有种观点很流行,说新闻是易碎品,报纸是速读纸,文化快餐。什么叫好报纸,用京城一位老总的话,20分钟翻完一扔,就是好报。
  这种观点很时髦,时髦是因为投巧、省事,现在的日报三四个版地加厚,新闻界兴高采烈走进厚报时代,要是20分钟看完了事,留在一篇文章上的时间能有多少呢?
  既然读者走马观花,编辑何乐而不为呢,反正你又不看,我又何必费劲去写?所以现在大家都爱把劲下在标题上、图片上、版式上,一个版面,一两千字就撑起来了。而且把这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办报理念。
  现在的新闻,除了标题,别的就不用看,通栏大标题占上十几行的地方,内文二三百字,照这样发展下去,很快就会出现一种新报--标题报。现在的前卫理念越来越脱离事物的本质,媒体是干什么的?是传递有用信息的,内容为上是永远的真理,没有内容或是传递没用的信息,还要媒体干什么?
  
我们为什么总爱制造矛盾
  
我们的很多报人认为报业理念与市场取向是一对矛盾,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是一种人为的假设。就像自从孟子提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以后,人们就一直这样以为,一直在为吃鱼还是吃熊掌发愁,其实两者通吃本不是什么难事。
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数十年来坚持以维护正义为宗旨,直到现在仍是全美最有影响力、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纽约客》从创刊到现在一直坚持以精英文化视角探讨政治、文化、经济现象,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而像《今日美国》、《时尚》这样以市场价值为取向的报纸和杂志,同样受到读者的欢迎。
有报业理念的人并不排斥服务市场,选择市场取向的人也没必要做痛苦“卖身状”。
  我们往往自以为是地把读者分为低端读者和高端读者,并天真地认为杀人放火色情是给低端读者看的,MBA、WTO是给高端读者看的。我们根本就想不到,读者是把《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一起买回家的。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突破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的怪圈,什么时候我们才肯老老实实地拜读者为师?
  


日益枯萎的原创精神

  如今报纸越来越厚,50版、80版、100版;分类越来越细,细到了描眉画眼也能做好几个版;信息越来越多,各种变相色情服务比比皆是,但是,读者真正关心的新闻越来越少,由记者深入调查研究,认真采访挖掘的原创新闻越来越少。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能拯救或毁灭当今社会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从事信息传播的人”。
  记者是一种神圣的职业,而他的神圣正在于记者是说真话的代表。新闻的生命在于新闻的真实,人们看新闻、读新闻、听新闻就是为了了解事实,了解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者自己生存的社会上的各种真实的信息。
  原创新闻越来越失去市场,失掉了供其生养的土壤。从目前报社新闻操作的方式上看,原创新闻有两个来源,一是跑口记者占到60%-70%,二是机动记者,占到30%-40%。
  跑口制度,经过40年的实践,现在几乎成了封杀原创新闻的凶手。很多人以为, 跑口制度的形成,是因为报社需要“深度报道”,于是把记者分成口,便于记者长期接触,久病成良医,最终成为专家型记者。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过去,大的日报建制都跟政府建制相似,如政府有工业部、农业部、经贸委,那么报社就应该建立工业记者部、农业记者部、经贸记者部,管工业的政府领导需要报道的事情由宣传工业的记者负责等等。
  现在,报社在分口形式上有些变化,但实质没有改变,而且一些非主流报纸想服侍领导,也没那个门道。可以说,分口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各个部门的成就,而非报社所说的“深入报道”,现在报社记者写不出好稿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原创新闻的第二个源头是机动部。 按说,机动部的特性决定了他们走街串巷,贴近百姓,有利于原创新闻的出现,但是媒体更偏重于读者热线,现在京城的读者热线最高奖抬到了2000元,据说还要往上涨。现在,京城媒体社会新闻的导语一般是这样开头:昨天xx先生打来热线……
  既然写一条新闻和通过热线写一篇稿报酬是一样的,而且还有热线奖,那么何必要多费力气呢。有的人干脆把自采稿当成热线处理,这样至少能分一半热线奖,谁还没个三朋四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拿上热线奖跟朋友喝点小酒,岂不美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