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董“特首”风雨飘摇中

 2003-04-06 06:0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建华去年连任第二届特首并推行高官问责制后,香港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民怨更为沸腾,尤其在最近一个月,局势更为险峻。舆论提出:董建华会不会在第二届任期未满而下台?不断积累的民怨民愤,会不会引发暴乱?

二月底英文《南华早报》的社论首先发难,提出了董建华不要再管实务了,把实务交给他人处理,只负责到海外去搞公关,推销香港。这是要他保留情面的变相下台,言论不可谓不大胆露骨。

该报的老板是亲中商人,曾因压制报馆高层不利中国的言论而撤换编辑人员,这次发表这样的社论,不可能没有得到他的首肯。这是什么缘故呢?这说明了,不但民主派和社会中下层,对董建华的管治极为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已蔓延至工商界、亲中人士,甚至传统左派中。

其次是财政司梁锦松在三月五日发表的“财政预算”。他透露本年度的财政赤字达到七百亿,要在未来的几年大力削减政府开支和增加收入,预期0七年前达到收支平衡,否则港元的联系汇率将要受到冲击而不保。因此,在预算案中,一方面是压缩开支,另一方面是加税加费。虽然还有许多加费计划尚未公布,但一些已获悉的计划已引起市民强烈的反应,例如增加薪俸税、公共医疗收费削减公共援助,削减大专拨款,进一步裁减公务员人数等。低下阶层固然苦上加苦,连一些中产者也受到影响。虽然,在立法会保皇党的护航下,这个“财政预算”最后仍会通过,但可以说是历来受到最广泛强烈反对的一个。

最后,财政司梁锦松被揭发在加税前偷步买名贵房车避税,有以权谋私之嫌。这事件是在“财政预算”公布后不久二月九日由《苹果日报》披露,舆论指责他此举并非无心之失,违反了高官问责制的守则。对此,董建华想把事件淡化,化大事为小事。董建华才透露梁曾向他请辞而得到他的挽留。

近来,该事件仍在发展中,有人已向廉政专员公署投诉,要求立案进行调查事件;有议员在立法会提出,要求董建华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社会上要求梁锦松辞职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这事件中,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有人将行政会议的保密会议情况,向外界透露。例如:三月五日有高官申报买车的利益,而梁仍未有随即申报,因此不是无心之失;在舆论的追迫下,曾有行政会议成员要求修改会议纪录等等。以透露内部消息,去提供炮弹攻击同僚,这是罕见的事情。高官问责制推行未到九个月,便发生这样的事情,可见董建华的什么团队精神已濒临瓦解边缘。

梁锦松会不会因此事件而下台呢?现在难于逆料。至于董建华在任满前是否会下台,则是更远的事了。香港特区是中共统治下的地方,中共牢牢掌握住控制权,现从中共一贯的思维和行事准则去作估计。

中共从来都把所挑选提拔的人,视作自己的亲信和代表,从不重视民意而撤换他们,只有当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信任,才去撤换。撤换这样的人,等于承认自己的间接过失,打击了自己的威信,而且认为这样会纵容了“刁民”,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目前刚刚换届,胡锦涛和温家宝才接任国家主席和总理,他们不能不力求稳定,尤其是要看仍在垂帘听政的江泽民的脸色,董建华是江挑选的人,他们不是已表明全力支持董建华的香港特区政府吗?让梁锦松下台!是对董建华的直接冲击,他们怕在未来的四年多,连董也难保。保董就是保江,甚至在目前就是保胡和温。董下了台,谁接任?在中共心目中,这样香港特区是否更难管治?

从“回归”以来的历史来看,香港特区继续一天一天烂下去。董建华的管治已在风雨飘摇中,更能消得几番风雨呢?(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