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揭黑幕:桶装参中真洋参深几许?

骗买三步曲:

  ◆顾客第一口试的是真洋参。

  ◆试的第二口是假冒的白参,但因为第一口真洋参留下的浓郁味道蒙蔽口感而察觉不到。

  ◆一旦决定掏钱买,业务员就会热情地提出帮客户挑一些在下面没有沾灰尘的参,而客户一般不会拒绝。

  大洋网讯 广州日报报道,H女士在广州某药材公司(以下简称 Z公司)做过散装参业务员。她告诉记者, Z公司一直在广州洋参市场尤其是散装市场卖的2/3是假货。她直言, Z公司在遍布广东的大小近百个卖场设点卖的桶装参只有上面一斤是真的,下面的全是白参假冒货。

  据介绍, Z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广东派业务员到各个卖场,如果场地旺,业务员就与商场经理商量,用利润分成的方式与商场合作卖散装参。如果商场不同意,就用3000~5000元将场直接租下来,商场只管收这笔租金,专柜经营由 Z公司派出熟练人员先进行,待场地做旺后,这批人再撤去别处继续开发新的卖场。

  之所以要用熟练业务员先把场“做热”, Z公司是有考虑的:原来每个装参的桶,只有最上面一层,也就大约一斤重量的参是真正的洋参。不懂行的顾客到了卖场后,业务员就热情地向顾客推荐试品尝参。这时候,他们给顾客试的第一口参是真正的进口洋参。如果顾客试第一口就决定买,业务员马上就会帮顾客选“靓参”。如果顾客犹豫还要再试,业务员也会再给试,这时候即使顾客试的第二口参已经是假冒的白参,也会因为第一口真洋参留下的浓郁味道蒙蔽口感而察觉不到。顾客试过真洋参后,一旦决定掏钱买,业务员就会更加热情地提出帮客户挑一些在下面没有沾灰尘的更好的参,这时候客户一般不会拒绝。殊不知,圈套就在此时设下了。

  赚钱大变身:

  ◆“白参”绝大部分是以四五十元/公斤的价格从吉林省批发回来的,少数补充的货从清平市场进来,要93元/公斤。

  ◆当这些白参进入各卖场后,在生意红火的卖场就变身100元/两,在普通卖场也要卖60~70元/两。

  顾客付了钱之后,白参就成功地“变”成洋参了。

  这些吉林生晒白秆参,也即业内所说的“白参”绝大部分是 Z公司用四五十元/公斤的价格从吉林省批发回来的,少数补充的货从清平市场进来,清平的货少而贵,要93元/公斤。( Z公司在进白参的时候还会进一些鹿茸和阿胶回来一起卖, H女士说这是因为阿胶的真假更难辨认。)

  当这些白参进入大小卖场后,在生意红火、贵的卖场就变身100元/两,在普通卖场也要卖60~70元/两。在顺德某卖场营业额能够达到五六万元/月,即使业绩差的卖场也有1.5万元的营业额。相对3000元的租金, Z公司获取的利润之高可想而知。据悉当时 Z公司给业务员的待遇是包住、1500元左右的月工资,工作两天休息一天, H女士说对于那些都是从农村来的业务员来说,这个待遇是很好的了。

  但 Z公司的这项高利润业务也有失手的时候,其在花都新华等几个镇的卖场曾经被药监局勒令停业8天,但该公司很快就“转战别处”,继续其滥竽充数、牟取暴利的勾当。 H女士承认,有些用参多年的行家是 Z公司欺骗不了的,但从来没有顾客发难。

  厂家参与其中良心不安

  给本报报料的 H女士说,她自己在卖参以前也不知道其中的所谓“奥妙”,后来参与其中时,经常觉得良心不安。这次看了本报报道之后,她觉得应该站出来说几句话,告诉更多的人消费时要多长几个心眼,不要冤枉花了高价钱,健康不但没有得到维护,反而受了损害。

  经销商大多数三缄其口

  被采访的大部分洋参厂家和不少经销商都对此忌讳三分,三缄其口,个别相熟的厂家私下向记者透露,他们的产品一直坚持百分之百使用进口原料,而且在铺营销网络的时候会仔细考察商家诚信度,确保其产品不会被用来掩饰其他冒牌货,蒙蔽消费者。

  作为名牌厂家,他们亲身受过冒牌货之苦,然而因为种种无法几句话说清楚的原因,他们不能对其他厂家的做法进行评价和指责,但他们绝对赞成对市场上的洋参产品进行必要监管,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净化市场,而这最终其实也是对负责任的厂家的另一种奖赏。

  消费者感到非常吃惊

  不少消费者的反应首先是吃惊。

  一位姓颜的女士致电本报说,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买洋参吃,丈夫多年来喝参茶,服洋参含片,基本一直用的都是名牌货,偶尔也会到药店买原支参切片,但是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去验证一下那些参的真伪。看了这次的报道才知道原来其中有这么多黑幕,想想真有点害怕。

  苏女士则以亲身经历投诉那些拿白参冒充洋参的无良商家。她说,自己有一次服用洋参含片以后,感到恶心作呕,觉得奇怪,后来拿着那支所谓“洋参”找朋友一问,才知道那原来根本不是洋参,而是白参!她对那些坑老百姓的商家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气愤,希望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今后一定要多多对市场进行监督、监管,以保护老百姓的权益。



大洋网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